创作急救学-常用急救技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急救技术

第一节心脏按压术

心脏按压术,指有节律而有效地按压心脏,是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心脏的自主收缩,从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

一、胸外心脏按压术

1.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若为弹性软床应加垫木板。

2.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以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压在该手的手背部,两臂伸直,依靠术者身体的重量向脊柱方向有节律地按压。

3.按压时用力要适度,并略带冲击性。每次下压使胸骨下陷5cm后再放松胸骨(儿童胸骨下陷2~3cm,婴儿1~2cm),便于心脏舒张,但手掌仍与患者胸壁保持接触。待胸骨恢复到原来位置后再次下压,如此反复进行(图3-1)。

图3-1胸外心脏按压术

4.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同时应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对于成人,无论单人或双人按压与通气的比例均为30∶2;对于儿童及婴儿,单人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30∶2,双人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15∶2。

二、胸内(开胸)心脏按压术

(一)适应证

1.胸外心脏按压无效。

2.引起心脏骤停的疾病本身需要手术,如心包填塞、心脏外伤、心房黏液瘤导致心内梗阻、心室壁瘤、大块肺动脉栓塞,以及需要迅速心脏复温(如冻伤)等。

3.胸廓畸形,如严重脊柱弯曲、鸡胸、全肺切除术后的心脏移位等,不能行胸外心脏按压。

4.肥胖体质,胸外除颤无效。

(二)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在消毒操作(紧急时也可不消毒)及胸部切开的同时,应做气管内插管,否则仍用对口吹气法维持人工呼吸,以保证氧气的供给。

2.沿左侧第四肋间隙,前起胸骨旁1cm,后达腋中线作一弧形切口,不需止血,经肋间进入胸腔。

3.操作时用右手伸入胸腔,推开肺脏,显露心包后将心脏握于手中,以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做有节律的挤压与放松活动,亦可将右手放于左心室后方,将心脏向胸骨挤压。按压时不要使心脏扭转,不要按压心房,避免损伤冠状动脉。

4.心跳恢复后,要完善止血,并使肺脏膨胀,然后关闭胸腔,做胸腔闭式引流。48小时后,如肺膨胀良好,即可拔除胸腔引流管。

第二节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利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被动呼吸,用于急救任何原因引起的突然呼吸停止的病人,使之获得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直至自主呼吸恢复。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多种,急救病人时应按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最有效而简便、易行、持久的方法,但无论施行哪一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顺畅,并远离危险的地方。

一、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患者仰卧位,在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后,术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并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术者先深吸气后,将嘴唇紧贴患者嘴唇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贴合,然后用力吹入,并确定患者的胸廓有起伏,之后术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开捏鼻孔的手,让其借助胸廓及肺脏本身的弹性完成呼气,如此反复施行。成人每分钟10~12次,婴儿每分钟10~20次(图3-2)。

图3-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其体位、方法与口对口基本相同,只是吹气时将患者口闭紧,改由对鼻孔进行吹气。适用牙关紧闭及口腔有外伤者。

三、加压人工呼吸法

1.口罩气囊法?由口罩、呼吸气囊、呼吸活瓣、衔接管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口罩扣于患者口鼻之上,患者头后仰,术者托起患者的下颌,保持气道通畅,然后间歇而有规律地挤压呼吸气囊,即形成被动吸气和呼气。每分钟挤压呼吸气囊12~16次。

2.气管内插管法?使用时需先行气管内插管,然后连接上人工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例一般为1∶2,每分钟12~16次。气管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如需长期进行人工呼吸者,则以气管切开为宜。

另外还有仰卧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法、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俯卧位压背人工呼吸法等。

第三节

紧急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的目的在于迅速建立呼吸道的顺畅,消除其阻塞与窒息的威胁,其方法有两种。

一、经口腔插管法

患者仰卧位,先用右手推病人前额,头部尽量后仰,并使口张开,此时经口、经咽和经喉的轴线重叠,并使声带充分暴露。术者右手拇指打开患者下唇及下颌齿,左手持喉镜伸入患者口腔,将舌体向左侧推开以显露悬雍垂。然后将弯形喉镜片顺舌背弯度插入以显露会厌,用喉镜片前端轻轻向上挑起会厌,显露声门。(若为直喉镜片,其前端应挑起会厌软骨)。这时以右手将置有管芯的气管导管轻轻地插入声门,随后取出管芯,导管插入气管内的长度,成人一般以见不到套囊后再往前推进1~2cm即可(长约5cm);小儿插入长度以2~3cm为准。观察导管是否有气体进出,若无呼吸,接简易呼吸器做人工呼吸,观察胸廓有无起伏运动,听诊双肺有无呼吸音,以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是否恰当。退出喉镜放上牙垫,再以胶布将导管、牙垫一并固定于患者口旁。然后向气管导管的气囊内注入5~10mL空气,以保证气管无漏气现象。

二、经鼻腔插管法

患者仰卧位,头部后仰。术者先将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