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异味现场嗅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恶臭异味现场嗅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ACEF××—2024

恶臭/异味现场嗅辨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使用人的嗅觉感知直接评估环境空气中存在恶臭/异味的技术方法,包括方法原理、人员要求、点位布设、现场测量、数据采集与分析、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恶臭/异味的现场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1262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恶臭/异味odor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味。

[来源:HJ905—2017,3.1]

3.2

现场嗅辨fieldolfactorymeasurement

气味评价员通过嗅觉对评估区域环境空气中恶臭/异味的强度、频率、愉悦度等指标进行现场测量和评判的行为。

3.3

评估区域assessmentarea

受恶臭/异味影响的特定区域,其大小和形状取决于评估目的以及气味源的数量和类型。

3.4

网格法gridmethod

将评估区域划分为网状方格进行点位布设,通过系统的现场嗅辨测量,获得区域有代表性的恶臭/异味暴露数据及分布。

2

T/ACEF××—2024

3.5

嗅探法sniffingmethod

为快速获得评估区域或排放源周边的恶臭/异味暴露特征,气味评价员以现场巡逻的方式开展的一种现场嗅辨方法。

3.6

识别阈值recognitionthreshold

人的嗅觉能够辨别出气味及其特性的最小气体浓度。

3.7

气味强度odorintensity

人的嗅觉对气味的心理感受程度,表示气味的强弱程度。

3.8

愉悦度hedonictone

气味带给人的愉悦或厌恶的情绪反应程度,在“愉悦”至“厌恶”范围内确定。

3.9

气味频率odorfrequency

气味事件发生频率的简称,网格法中表征环境异味暴露水平的重要指标。

3.10

气味评价小组odorassessmentpanel

执行现场嗅辨任务的评估小组,包括组织者和气味评价员。

4气味评价人员

4.1基本条件

气味评价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a)年龄为18岁~45岁,嗅觉器官无疾病;

b)嗅觉能力通过嗅辨测试,测试方法按HJ1262的要求执行;

c)气味评价人员应客观公正开展相关工作。

4.2组织者的职责

组织者应具有丰富现场嗅辨经验和较强组织能力,确保整个测量过程顺利实施。具体职责如下:a)负责现场嗅辨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现场嗅辨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b)负责气味评价小组的组建、培训、指导和监督;

c)执行任务前,应检查小组成员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见4.3),将不符合要求的小组成员从当天测试中排除;

d)数据记录表返回后,检查其完整性和合理性;

e)负责测量报告的撰写和审核。

4.3气味评价员的要求

3

T/ACEF××—2024

气味评价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a)若患感冒或其它影响嗅觉的疾病(如过敏或鼻窦炎等),未康复前不应参加现场嗅辨;b)应充分了解整个气味评价的流程、方法与要求;

c)测试当天,不得使用或携带有气味的物品;

d)测试期间,不应食用任何有气味的食品和饮料;

e)测试期间,相互间不应交流各自的评价结果。

4.4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测量期间,应确保小组成员的人身安全,若遇突发情况(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如有必要及时就医。晚上测量时,评价人员应配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穿反光防护服装。

雨、雪、大风等不利天气不宜开展现场嗅辨工作。

5前期准备

5.1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种类包括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土地使用和规划资料、涉及恶臭/异味排放的污染源信息(排污许可、环保报告等相关资料)、恶臭/异味投诉信息、气象观测资料等。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等现状,判断恶臭/异味的来源、周边敏感点、气象条件的影响等。

5.2实地调查

结合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进行现场实地调查,明确区域内恶臭/异味排放源分布情况、生产工况、气味特征、影响范围、道路分布、周边敏感点分布等。

5.3方案设计

通过资料分析与实地调查,设计现场测量方案,包括目标恶臭/异味排放源、测量方法、评估区域、监测周期、点位布设、人员配置等。

6网格法

6.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