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课件:静电起电理论.pptVIP

应用物理课件:静电起电理论.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摩擦速度的影响

摩擦速度是摩擦的距离与摩擦时间之比。一次摩擦时间是指两个物体从刚开始接触那一时刻到分离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两物体一直发生相对运动,两物质摩擦时的起电量Q可按下式计算:(5-25)式中,f(v)是关于摩擦速度的函数,A是摩擦功。从式(5-25)中虽不能直接看出Q与v的关系,但实验表明,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即v<10cm/s),Q随v的增大而增大,当速度达到某一值时,物体带电量达到理论饱和值。图5-8所示是铝块与丁腈橡胶摩擦时橡胶带电量Q随速度v的变化情况。当速度达到某一值时,物体带电量出现饱和值。由图看出当v<7.5cm/s时,摩擦带电量随速度v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当v>7.5cm/s后,带电量的增加趋缓;当v≈10cm/s时,带电量基本不再增加。图5-8铝块与丁腈橡胶摩擦时橡胶带电量Q随速度v和压力的变化情况2.摩擦力的影响

式(5-25)还表明,摩擦起电量还与摩擦功有关,因而也与摩擦力有关。由图5-8进一步可以看出,摩擦起电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压力增大时,使相互摩擦的物体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了。同时压力还可以引起物体变形,从而使表面电极化,由于压电效应而引起物体带电量变化。

还应注意,当金属和电介质摩擦时,压力的变化还会引起介质带电极性符号的改变,例如5-9图所示,人造纤维带电极性由正向负发生反转。因而前述的静电起电序列也是在一定情况下的实验规律。这种极性反转现象只对于某些介质才会出现,即介质表面能级上有少数电子时才会如此。若表面能级无电子,则会使介质带负电,金属带正电,与压力无关。图5-9人造纤维带电极性的反转3.摩擦次数的影响

实验表明,对于多数材料而言,当摩擦次数达到几十次时,材料起电量即达到最大值。如继续摩擦到上千次,带电量反而会逐渐下降,直到摩擦次数又达到数千次时又稳定下来,并在以后增加摩擦次数的过程中起电量基本保持不变,如图5-10所示。对于这一现象的机理还不够清楚。图5-10摩擦次数与带电量的关系4.摩擦方式的影响

固体材料的相互摩擦可分为对称摩擦和非对称摩擦两种形式,如图5-11所示。对称方式是两接触物体从整体上相互受到均匀摩擦的方式,这种方式所造成的电荷转移量小,放电效果相对不明显。反之,非对称摩擦是指一个物体的整体与另一个物体的局部发生摩擦,这种摩擦转移电量大,起电效果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在非对称摩擦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物体的某个位置经常被摩擦,这里的温度就会相对很高,形成所谓热点,而该物体的其余部分基本不受摩擦,温度基本不变。与之相摩擦的另一物体,受摩擦均匀,温度变化也不大。这样高温热点与另一物体的温度差就比较大,有利于载流子从高温热点向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转移,从而使起电量增大。而在对称性摩擦中,两个物体所受摩擦基本均衡,很难形成高温热点和温度差,不利于载流子的转移,故起电量小。此时,温度升高容易使分子发生热分解,也使带电量有所增加。图5-11两种摩擦方式5.4.2周围环境的影响

1.湿度的影响

湿度是环境条件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当空气相对湿度提高时,固体材料通过吸湿使其含水量增加,还可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水膜。由于水是良导体,导致固体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下降,使静电荷容易分散和泄漏,减小了固体的带电量。

对于亲水性纺织纤维、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来说,其体积电阻率随含水量变化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ρV表示体积电阻率,M表示含水量,n是与材料的实验条件有关的常数。(5-26)例5-3对于棉花,其n=11.4,而蚕丝则高达17.6。由于n远大于1,所以由式(5-26)可知,当棉花和蚕丝的含水量有很小的变化时,即可引起体积电阻率很大的变化;由负号可知,含水量增大,体积电阻率减小。很多实验也表明,材料的表面电阻率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呈现急剧下降的态势。大量实验数据证明,当空气的湿度达到80%以上时,绝大部分物体所带静电电量都很小,反之当相对湿度低至30%时,则会带上很强的静电。2.温度的影响

当测试温度变化时也会引起固体电阻率的变化,从而引起固体泄漏静电程度的变化,进而使固体带电量受到影响。但温度对固体带电量的影响远小于湿度的影响。

对于高分子固体介质,当其相对介电常数小于3.0(称弱极性材料)时,温度对起电量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而对于相对介电常数大于3.0的聚合物(称强极性材料),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一般起电量减小,有时也会引起带电极性的反转。对于某些聚合物材料(主要是极性和强极性纤维、树脂),其体积电阻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符合如下经验公式:

式中,a、b、c、d是与聚合物种类和极化有关的常数,M是材料含水量,ρV是体积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