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PAGE/NUMPAGES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目录TOC\o1-1\h\u
第1讲“联”中文化 2
第2讲诗歌中华 11
第3讲虚词 21
第4讲短语应用 30
第5讲句子有法 39
第6讲无信不立 48
第7讲亲老敬老 58
第8讲天下国家 71
第9讲节气文化 89
第10讲文化遗产 102
第11讲百年树人 112
第12讲怎样才是大丈夫——孟子 125
第
第1讲
讲
“联”中文化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
了解对联基本知识,
掌握对联答题方法
能运用适合的修辞写对联
概述
概述
适用学科
初中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部编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对联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联基本知识,掌握对联答题方法
2.能运用适合的修辞写对联
学习重点
1.掌握对联的特征
2.掌握对联题答题方法
学习难点
正确解答对联题型
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
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对联也只是语言运用的一种。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到课外生活中寻找语文的痕迹。
1.“联”之起源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联”之分类
按用途分
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等喜庆时用
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
按字数分
短联(十字以内)
如:孙行者(对)祖冲之
中联(百字以内)
长联(百字以上)
按修辞技巧分
修辞联
比喻、双关、设问、谐音
技巧联
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
3.趣对示例
(1)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伐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如何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三步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2)苏轼和佛印的谑联
苏轼一天遇见佛印,正巧河边的狗在啃骨头,便出了上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听见便不爽,把带有苏轼诗的扇子丢在河中,又出了下联:
水流东坡诗(尸)
4.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现代汉语的声调分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一声三声
平声去声
二声四声
所以,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
知识点2拟写对联要点
知识点2拟写对联要点
1.审题要细心。
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例如:题目要求是“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