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前背诵自检:1.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2.如何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医生解释:“刘畊宏在直播时也会尽可能把动作讲清楚,强调注意事项,让网友量力而行,但是有的人运动基础差,就难免容易出现运动过度,甚至受伤。”成为刘畊宏女孩的第X天【探究与分享1】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二框把握适度原则
液态水的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在0~100℃这个幅度内,水保持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100℃这个温度范围,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这个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0℃100℃液态汽态固态水关节点(临界点)关节点(临界点)度【探究与分享1】
1、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①度的含义: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②度的重要性: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③关节点(或临界点)的含义: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④度与关节点的关系: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一、适度的含义
小试牛刀医疗用药剂量分为“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中毒量——致死量”,由此可见()①常用量的度应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②常用量的度应在“最小有效量”与“致死量”之间③常用量的度的关节点是“最小有效量”和“极量”④常用量的度的关节点是“中毒量”和“致死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勤奋。你认为勤奋的“度”是什么呢?请指出它两端的关节点。(以每天的学习时间计算)有人认为:关节点是3小时和24小时,即度是3—24个小时。你认同吗?【探究与分享2】
2.要遵循适度原则①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量变质变②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一、适度的含义
当人们面临的压力过小时,会觉得工作乏味,集中注意力到工作上的动机很小,工作绩效很低;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受到激发,绩效会得到提高;在压力达到最佳点之前,工作压力越大,绩效越高;而当工作压力超过最佳点后,随着压力增加,人们会面临过压、急躁、焦虑、崩溃的状态,压力越大,绩效越低。结合上图谈谈我们高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压力管理?【探究与分享2】
1.含义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2.要求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防止过犹不及)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处理事情“得中”而处之,把握有度,合适且正好。(需要“得中”,得中≠折中主义)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时,应当创造条件,促成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不能限于“得中”)二、掌握适度原则
相关链接折中主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含义)特征和表现: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评价: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本框小结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要遵循适度原则掌握适度原则的含义掌握适度原则的要求适度的含义把握适度原则掌握适度原则
典型例题1.漫画《过》蕴含的哲理是()①做任何事都不能超过关节点②超出度的范围,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③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④适度原则就是永远保持量变状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
典型例题2.《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C.只要坚持辩证思维就能正确认识事物D.连续性的不断积累一定能够产生间断性B
典型例题3.李克强总理强调,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居敬而行简”,就是不要用太繁多的东西来扰民。同时,不能“居简而行简”,就是不能过于简慢怠慢。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放”“管”结合,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材料启示我们()①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②要克服矛盾的对立性,实现其统一性③要用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④坚持适度原则才能保持事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