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综合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练习

班级:四()班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

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B.萧瑟(shè)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D.谦逊(xùn)浪费(fèi)

二、同音字填空。

mù()地()色()布()慕招()

fēng()火()利山()密()蜜()

lú()舍周围生长着很多()苇。

shū这是一条特()的运()线。

cè公路左()是深不可()的悬崖。

yuán()来是这个()故。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

2.题西林壁题:???????

3.只缘身在此山中。缘:????????

4.梅雪争春未肯降。降:??????????????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A.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B.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四、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五、读诗句,完成练习。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出言不逊B稍逊一筹C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

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真珠:??????????

(2)诗中作者把??????比作???????,把????比作??????,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

六、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七、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解释词语:

题:????缘:?????不识:?????????????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改正:评价:

改正: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