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6课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
1.阅读史料,了解戊戌变法兴起的社会背景和维新派早期的活动。(时空观念、史
素
料实证)
养
2.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
目
(历史解释)
标
3.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96年春,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后空前的民族危机,谭嗣同有感于国事,写下了“世间无
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诗句。这首诗不仅流露
了谭嗣同热爱人民的博大胸怀,更充分地表现出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维新志士,谭嗣同为什么会牺牲?以他为代
表的维新派到底有没有找到救国之路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戊戌变法》,感受先进中
国人的爱国情怀!
二、探究新知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
维新运动的序幕。
思考: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其结果是什么?
反应: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
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思考:从公车上书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思想
的爱国知识分子。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维新人士又进行了哪些运动?
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3.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
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二)百日维新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
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
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思考:百日维新的背景?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3)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月21
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
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维新变法终究还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而且没有认识到
武装力量的重要,也不适合中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而且
维新变法的领导者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而且即使没有袁世凯的告
密变法也不会成功,因为当时的变法领导者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当时中国的经
济状况根本不能执行变法,再加上当时的殖民者也干涉这次变法,导致最后变法的失败,所以
说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
用不可抹煞。
结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维新变法触及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1 自然特征与农业(分层练)大单元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pdf
- 7-1-1 植物的生殖 分层练习.pdf
-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分层练习.pdf
-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分层练习.pdf
- 7-1-4 鸟的生殖和发育 分层练习.pdf
-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层练)大单元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pdf
- 7-2-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层练习.pdf
- 7-2-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分层练习.pdf
-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分层练习.pdf
- 7-2-4 人的性别遗传 分层练习.pdf
-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 第07课 大雁归来(分层作业).pdf
- 第7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分层作业).pdf
-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 第7课 视频数据(课件)-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浙教版.ppt
-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统编版).pdf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 第8课 土地的誓言(分层作业).pdf
- 第8课 百家争鸣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