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东方朔故事与文人诗词——透视文人的“东方朔”情结
提及东方朔,很多人的印象可以概括为这样的描述,汉武帝的侍臣,依靠聪明伶俐的智慧,滑稽幽默的行为在汉武帝旁生存着,然而更多的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东方朔似乎只是一个滑稽俳优之人,于政治上比不上同朝的董仲舒,公孙弘等人,于文学上又似乎在扬雄,枚乘,司马相如之后。东方朔这个西汉王朝的宫廷大臣,以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活动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东方朔有极大地政治抱负,却在《答客难》中抱怨“时异则事异”[1](P991),并感叹即使是苏秦,张仪生活在这个朝代也“安敢望常侍侍郎乎!”[1](P991)。他屡次向汉武帝进谏,虽多有封赏,但却多不采纳,所以在武帝眼中,东方朔只是个滑稽博识的弄臣,政治上的决策往往不会考虑他的意见。但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描述道东方朔去世前的状况时,又写到汉武帝发出的感慨“今顾东方朔多善言?”[1](P991)这里武帝的反思是值得深思的。总之,东方朔行为古怪,思想独特,以其特异的人格魅力照耀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下面具体分析之:
一、侏儒之饱与东方朔之饥
武帝初即位时,广招天下特异之士人。东方朔自荐上书,陈述自己的治世才能,随后其得以待诏公车,但俸禄薄,并且未能得到汉武帝的接见。为了能待诏汉武帝,东方朔设计了奇谋。《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久之,朔绐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杀尽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朔问:`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2](P1179)这里所说的“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是多么的振聋发聩啊!这么现实的对比道出了千古文人士子心酸的境遇状况,对于这一典故在文人诗词中也有反映: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固成四》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3](P4883)白居易为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曾因宰相武元衡事贬于江州,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仕途屡起波折。白居易这里对东方朔曾经承受的耻辱有深深的同感,联系自己仕途上的坎坷,这样的诗句可谓发自肺腑。其另一诗作中写道“饱于东方朔,乐于荣启期。”[3](P5130)(《解印出公府》)将东方朔之饥的故事化用到自身,表达了自己解印后的旷达心情,这正是平民诗人的超脱心境的体现。宋诗人陆游也有类似的诗作,他在《书怀》中写道“半分臂减休文瘦,七尺躯存曼倩饥。”[4](P24946)陆游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都坚持抗金斗争,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打压,他在这首诗中借东方朔饥瘦的典故,透露出文人的贫苦和生活的艰辛,同时道出了自己作为文人士子生平待遇的感慨,同时也是“可怜秀才抱书饿死空谷”惨淡情景的活生生的再现。再如宋诗人刘克庄用这一典故就较为解气“亦如曼倩负逸气,呵斥佞幸惊侏儒。”[4](P36680)(《再和》),这里诗人对这一典故的运用就显得更加生动,东方朔因待遇的不同而对侏儒进行质问的形象给人以真实的表现,使得诗歌的精气神恰当的体现了出来。刘克庄为南宋词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领袖,在官场上曾抨击时弊,弹劾权臣,他能写出这么有力的诗句也正符合他的为人。诗人梅尧臣也曾发出了“齿如编贝嚼月明,曼倩不复饥肠鸣。”[4](P3047)(《采芡》)诗句中对于“编贝”的描写以及东方朔“不复饥”的评论正符合其倡导的“诗歌需形象性,意蕴需委婉”的主张,可谓用典恰到好处。宋词人秦观在《次韵朱李二君见寄二首》中有这样的议论“鬓毛但速安仁老,钱粟难输曼倩饥。”[4](P12096)词人秦观在官场上亦是多难之人,在朝廷新旧党的交替中,屡遭贬谪,命运漂浮不定,发出这种哀叹也不无缘由。宋人杨时在《送虔守楚大夫》中也曾感叹道“懒惰文园病,伶仃曼倩饥。”[4](P12919)这里程门立雪的著名文人杨时也用到了东方朔这一典故,道出了文人士子的清苦境况,意蕴悠长。关于这一典故的诗作还有很多,不再多述。
总之,东方朔之饥于侏儒之饱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定的饶有趣味的文化现象,文人墨客常化用之。这里有深刻的意味可以探寻,那便是文人士子的身份处境问题。文人士子之饥与以侏儒为代表的上层达官显贵以及王侯子弟无作为而享受高管厚禄的残酷现实的对比,历来最为文人们所感慨。有学识有才干之人要受饥饿困苦之累,而无才能之辈却可以高枕无忧,这是千百年来文人们心中难以释怀的心病,而恰是东方朔首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