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忠义”精神浅探.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万象

关羽“忠义”精神浅探

◎赵相丽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关羽崇拜是中国封建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关羽

的“忠义”精神是关羽崇拜形成的内在因素。因此本文试从关羽的“忠义”事迹、“忠义”精神以及“忠义”精神形成的地理因

素与人文因素这几方面进行分析浅释关羽崇拜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关羽“忠义”精神形象事迹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州人,即今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马,却动摇不了他对刘备的思念之情,一片忠心总想着要回到

原为蜀国的大将。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形象塑造的最鲜明的刘备那里去。最能说明他心情的莫过于曹操赠给他锦袍,他

人物之一,在文学史和民间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受之后却穿于旧袍之下。并公开申明:“……旧袍乃刘皇叔所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关羽祟拜现象十分令人瞩目。关羽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垂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在

生前只是三国时期的勇将,在后世却发展成为了“义”的化身,得到千里驹赤兔马之后,他在回答曹操“何贱人而贵畜耶?”的

由一个历史人物逐渐被神化为中国民间至高无上的神灵之质问时,又明白地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

一。关羽的神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关羽形象的演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从而,使曹操都为之感叹:“事主不忘其

化也是由众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本乃天下之义士也。”关羽忠于刘备、匡扶汉室的思想贯穿于整

一、“义种”关公个戎马一生,“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漫画家韩羽在他所作《关云长》一画上写了一段题跋,甚关羽秉守仁义更表现在为人处事的各个层面。关羽对别

是精彩:人,甚至对曹操,也讲信义。他曾对张辽说:“吾固知曹公待我

关云长的义,很有点近似贾宝玉的情。贾宝玉固然倾心甚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

于林妹妹,但也钟情于宝姐姐故曰“情种”,关云长扶汉室,却此,要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关羽说话是算数的,他刀

①斩颜良,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圈,而后离曹而去。不但如此,

又义释曹操,当也应名之曰“义种”。

这诙谐而幽默的“义种”,形象而生动地勾勒出关公信仰到后来,孙权与刘备结盟,和曹操赤壁晓战,曹操兵败,关羽奉

的内涵。“义种”关公突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力量,体现命扼守华容道,曹操带着残兵败将投奔此道而来,却被他“想

在关公民间传说中,便是始终如一的舍身救民的精神力量。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

民间把关公的这种精神和人格力量神化了,凝化成一种信仰,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

代代相传。军日:‘四散摆开’这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终于放走了他的

中国传统的文化视信义为高尚的悄操。“人而无信,不知敌人曹操。“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关羽此一

②③行为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因为他在军师诸葛亮帐前立下了

其可也。”“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国的先贤孔子、孟子把

“信”、“义”看得是如此的重要。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中、仁军令状。关羽为了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