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辑公众人物形象危机从众星捧月到众矢之的高中生写作之时代焦点素材解读与运用.docx

高中语文:第2辑公众人物形象危机从众星捧月到众矢之的高中生写作之时代焦点素材解读与运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辑:公众人物的形象危机从众星捧月到众矢之的

2014年的娱乐圈,从李代沫因吸毒被抓,到后来的房祖名、柯震东等接连入狱,实实在在地上演了一出名为“监狱风云”的大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9月28日下发“封杀劣迹艺人”通知,封杀令的出手,也反衬着一个病态的娱乐市场。而娱乐明星仅是公众人物的一个代表,一个公众人物走进世人视野,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必须在道德层面做出表率,公众人物的道德乱象不除,其形象危机必然长存。

【核心材料】

雷楚年:被社会“捧杀”的抗震英雄

2008年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学生雷楚年勇救7名同学,与林浩、王波等一起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此后,他不仅成为全国37名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中唯一的学生,还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殊荣。但是,突如其来的光环让他变得虚荣,开始自我膨胀。同时,形形色色的“特殊待遇”也主动找上门来——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鉴于他在地震中的英勇表现,不少学校想免试录取他,他最终选择了成都的一所重点中学。那所高中免除了他所有的学杂费,每月还发给他200元补贴。为了让他跟上全班的进度,各科老师都给他“开小灶”。雷楚年的生活也变得奢侈起来,他喜欢旅游,每次出去都要住四星、五星级的高档酒店,租豪华车开。他还经常在买了经济舱的机票后,偷偷换成头等舱,他说他是因为抗震救灾英雄的荣誉免费升级为头等舱的。雷楚年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是工薪阶层,但他每月的花销有上万元。这些与众不同的待遇,让他尝到了“特权”的甜头。他借着自己的名气,声称可以通过“关系”,帮人找空姐工作、就读重点中学、购买驾照等。最终,他因诈骗21人共46.3万元被警方逮捕。

据说,检方曾联系过雷楚年的父亲,但雷父不愿过多提起此事。雷父曾告诉检察官,雷楚年在外边给他欠了很多账,目前帮他还了一部分。现在实在还不起了,不想管他了。因此,雷父也没有为他聘请辩护律师,只是每个月打一点生活费供他在关押期间用。雷楚年的班主任黄老师说,之前一些老师也谈论过,这个孩子走不长,“每个学生都应踏踏实实地读书,梯子只能一格一格地爬,不能从第一格跳到最高一层,雷楚年,就因为这么一个事情,一下子收获了许多,他自己却不能正确面对给予他的这一切”。

【多维解读】

常规角度:面对荣誉要坚守住内心。

荣誉加身,英雄人物容易被娇惯,尝到名誉变现的甜头后,“一不小心”便会逐渐变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经得起生死,却经不起名利”。庭审中,雷楚年被指“毫无悔意”,无论悔与不悔,在雷楚年决定放弃证书和奖章,利用荣誉与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行骗的那一刻,他注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核心角度:价值引导缺失毁人青春。

事实是如此残酷,我们赋予无上荣誉的英雄没能按照我们预设的轨迹走下去,让自己前程似锦。在众多荣誉面前,雷楚年有了优越感,变得虚荣、浮躁,最终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而所有的这些变化,与雷楚年最为亲近的家庭、学校应该有所意识,但却没有人给予纠正和引导。成长路上家庭和学校正确的价值引导的缺失,也是“小英雄”堕落的关键因素。

创新角度:“捧杀”“棒杀”同样害人。

社会应给“英雄”适度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待遇,而不是过度追捧。雷楚年辜负了他所享有的荣誉,社会该对“捧杀”的癖好有所反思。正因我们只顾追捧,忘了培育一个人面对社会荣誉应有的正常心态,才让昔日模范被浮躁挟持。比起一味“伤仲永”,社会更该做的,是给这些背负光环的个体以平和成长的空间,促使他们戒骄戒躁。这样,哪怕犯了错,他们也能迷途知返、涅槃重生。

【时文范本】

一次英勇≠终生模范

熊志

虽然获得了抗震英雄的物质和精神荣誉,但不难想象,雷楚年同样背负着荣誉加身的沉重。人们拿英雄标准的道德模板去形塑他,试图把他压扁,把他脸谱化,变成一个主流的“好人”。没有人管他到底安分不安分,反正模范的盛名需要他一直背负下去。

时隔6年再看,通过雷楚年还原的细节,那场援救依旧是段勇气可嘉的壮举,它无疑需要被褒奖。但是,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否一定是因为道德和人格上的伟岸?一个有道德上缺陷的人,是否不存在在危急时刻不惧安危舍身相救的可能?恐怕未必。救人有时候关乎人性,可能只是本能在特殊环境下的激发。甚至正如媒体人石勇所指出的,一个残忍的人渣,在某种心理妄想中,一样可以跑到起火的房子里去救人。

在这个意义上,对英雄少年过高的道德期待,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内容。当他成名时,我们将他奉为模范和标杆,而不去思考他是否理应背负对他进行的这种英雄界定,更不会去关注一个少年英雄到底存在着那些缺憾。所以,当他涉嫌欺诈的消息公布时,总有种被骗的感觉。

同样的遭遇不限于雷楚年。比如,同是汶川地震期间出名的“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同样因涉嫌诈骗而饱受质疑,被“打翻在地”;比如,对突遭车祸致残的农民工男友不离不弃而被评为“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