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2年河南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职业技能竞赛 陶瓷原料准备工 理论题库.docx

2022年河南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职业技能竞赛 陶瓷原料准备工 理论题库.doc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河南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职业技能竞赛陶瓷原料准备工赛项

理论题库

一、判断题

1.方石英和鳞石英化学组成不一样。(×)

2.石英的主要化学组成是SiO2。(√)

3.石英在自然界大部分以β-石英的形态稳定存在。(√)

4.为了便于粉碎,通常将石英预先在900~1000℃的温度下煅烧(√)

5.CaO是一种碱土金属氧化物,主要起熔剂作用。(√)

6.Mg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7.残留黏土因常混入呈色杂质而显色,耐火度较低,而可塑性较好。(×)

8.滑石属于碳酸盐类陶瓷原料。(×)

9.颗粒组成是指物料中含有不同大小颗粒的质量分数。(√)

10.可塑坯料的可塑性越强越好。(×)

11.可塑性好的黏土比可塑性差的黏土收缩小。(×)

12.铝含量越高的陶瓷原料越好。(×)

13.黏土分析结果中Fe2O3、TiO2的含量高低,可作烧后色泽判断的依据。(√)

14.黏土化学组成主要包括SiO2、Al203、Fe2O3、TiO2、CaO、MgO、K2O、Na2O以烧失量(I.L)九项。(√)

15.黏土是由单一矿物组成的。(×)

16.黏土原料的工艺性质主要取决于黏土的矿物、化学和颗粒组成,其中,矿物组成是基本因素。(√)

17.球磨机转速越快磨料效率越高。(×)

18.提高坯料细度,可增强坯料可塑性。(√)

19.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黏土叫膨润土。(√)

20.原生黏土的可塑性比次生黏土的可塑性好。(×)

21.黏土中的细颗粒愈多时,则其干燥收缩愈小。(×)

22.黏土中的细颗粒愈多时,则其可塑性愈强。(√)

23.干燥的目的是排除坯体内残余的结构水。(×)

24.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大小不影响陶瓷生产。(×)

25.注浆坯料的流动性要好,含水量要少。(√)

26.注浆用浆料要求具有适当的触变性。(√)

27.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

28.还原焰是在空气供给充分,燃烧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有烟而混浊的火焰。(×)

29.隧道窑的三带是指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30.烧成时,碳酸盐、硫酸盐分解产物应在釉层封闭前逸出,可防止产生釉泡缺陷。(√)

31.烧还原焰时,应控制空气系数大于1。(×)

32.釉上彩比釉下彩彩烧温度高,故色调极其丰富。(×)

33.陶瓷颜料发色能力除与本身的性能有差别外,颗粒越细,发色能力越强。(√)

34.颜料制备时,要进行煅烧,其目的是有利于粉碎。(×)

35.花釉都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釉进行的装饰方法。(×)

36.烧成气氛对颜色釉烧成没什么影响。(×)

37.贴花都是釉上贴花。(×)

38.颜色釉都是采用化工料着色的。(×)

39.釉上彩的品种比釉下彩少得多。(×)

40.在生料釉的配置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可溶性原料。(×)

41.在釉中,石英是生成玻璃质的主要组分。(√)

42.施釉的程序一般是先施外釉后荡内釉。(×)

43.施釉的目的在于改善坯体的表面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加产品的美感。(√)

44.釉的高温黏度越大,则越不易析晶,结晶长大也困难。(√)

45.釉的高温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大,釉越好。(×)

46.釉的膨胀系数比坯体大较多时,易产生剥脱现象。(×)

47.配制生料釉,可用碳酸钠、硝酸钠引入Na2O。(×)

48.生料釉是指直接将全部原料加水,制备成釉浆。(√)

49.在釉料的实验式中,往往取中性氧化物的摩尔数的总和为1。(×)

50.制备釉料时,颗粒磨得越细,对釉面质量越好。(×)

51、印花用刻有装饰花纹的印模,在坯体干透时印在坯体上,故名。(×)

52、氧化焰又称“氧化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氧化焰烧成。(√)

53、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气孔溢出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

54、磨底:器件足底原来挂釉、为防止烧制过程中粘底等问题,有意将底釉磨去。(√)

55、炸裂:陶瓷产品在烧制时因受热不匀,或烧成后冷却速度过快而造成裂纹。(√)

56、窑变:瓷器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带来产品形体的变化。(×)

57、火照一般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间挖一圆孔,一般呈“〓”形。(√)

58、开片亦称“冰裂纹”。因烧制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宋代官窑、传世哥窑及龙泉窑个别品种均有开片特征。(√)

99、釉下彩指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入窑经高温(1300℃左右)一次烧成,因彩绘在釉下,故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