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族服饰文化的演变与传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白族服饰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对不同时期外来文化与白族文化融合对白族服饰的影响进行概述,在表现白族服饰文化包容开放特性的同时,指出不同服饰类型下的文化内涵,深入分析白族服饰所处环境、从事产业、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审美观念等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具象化内涵。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白族服饰;演变;白族文化;民族服饰

一、白族服饰的历史演变

白族文化发展与白族服饰演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白族独特的信仰、文化、崇拜、风俗、审美等促使白族服饰呈现独特性特征;远古之时,白族先民多群居,以渔猎为生,服饰特色难以言明,多以树叶、兽皮等为衣;据考古资料来看,白族先民掌握纺织技术的时间约为3000多年以前;秦汉以来,南北朝止,“头饰羽翎”为主要特征,这和滇池文化息息相关。随时代更替,白族服饰也在变更;南召时,鹤庆甸南已有规模纺织业;洱源县1974出土纺织品中,存在大量鹤庆甸南国工艺品;白族服饰于南召鹤庆甸南国时期趋于定型,刺绣和绢料虽不贵重却也华美。纵观中国发展史,白族服饰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根据各个时期白族服饰的特征来看,其民族文化精髓一直存在于其服饰中;在鹤庆甸南周边,白族男性上身多以黑色或白色对襟衣为主,下身通常是白色或蓝色长裤;同时,腰间所系为绣花包,头上缠绕包头(或白色或蓝色)在碧江四区一带,白族(勒墨人)男性,项上多戴白色珠子,上身以麻布坎肩、白色对襟衣为主,肩上挂有花布袋、护身刀。在鹤庆甸南海东地区,白族男性上身以麂皮领褂、短襟衣为主,头戴瓜皮帽,褂上还有绸质、布质领褂,绿丝裤带缠于腰间,上挂绣花肚兜,“云头”红鞋或白布鞋穿在脚上。鹤庆甸南周边,白族父母服饰特色鲜明,上身着白色长衣,套上黑(蓝)色领褂,下身以蓝色宽裤为主,绣花“百节鞋”穿在脚上;当然,未婚女性需盘头,以绣花布(白色毛布)包头;从5岁开始,白族女孩就用硬板制成腰带以系围,以保持身形窈窕;腰带绣有飘带,脚穿船形绣花鞋,象征未来一帆风顺,这是白族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在鹤庆甸南海东一带,白族女性新婚,要梳“凤点头”,将花圈帽戴在头上,身着红绿衣裤;在丽江九河,白族父母上身多着氆氇领褂,下身以其它花边元素为主。在鹤庆坝区甸北地区,白族姑娘头上头巾多以给、蓝、紫为主,一般长为一尺二,外缠红头绳,长为三丈六,寓意为一年360天。在甸南坝沙河南部,白族妇女多以大圆帽戴在头上,圆帽指为日与月,象征妇女可头顶日月。在北衙、松桂一带,白族妇女多以二丈四黑布缠头,裹成尖状,象征24节气。在鹤庆地区,白族服饰特色体现在女装上,男装汉化严重;这一地区妇女服饰审美趋于务实,不求豪华绚丽,只求简洁庄重、朴素淡雅;姑娘服饰以白、黑、蓝、红为主;新娘妆起于清朝,与满足宫廷装相联系,多前短后长,用各种面料拼接。鹤庆甸北,白族认为红色吉祥喜庆,但服饰忌大红大紫,配饰合理,色彩协调。[1]

二、白族服饰的分类

(一)头饰

发展至今,白族头饰为符合现代审美需要,多以简约明快为主,随着各种文化不断交融,白族服饰的色调逐渐丰富起来,满足简约的同时,还更加时尚;其中,金花头饰是最具特色的。(见图1)

(二)头巾

第一,在洱源西山、乔后流行刺绣头巾;头巾底部浅绿或天蓝,彩线桃花绣于边角,中绣山花野草,寓意生机勃勃。(见图2)

第二,在鹤庆甸南周边,流行扎染头巾;头巾主料为靛蓝扎染白布,彰显出朴素、大方、简约。(见图2)

第三,其它地区多以挑花头巾为主,其底部是蓝布,以白线挑花勾勒,用几何针法绣出图案;各个年龄段头巾色彩不同:青年色彩绚烂,随年龄增长而简化。多层头巾指的是基于挑花头巾,外包其它头巾以区分长幼;一般而言,幼儿为单层,多呈兔耳状(见图4);青年为双层;已婚妇女及老年妇女为多层,8~10层为已婚妇女,3~5层为老年妇女;顶层为蓝色或黑色,上有挑制白花。(见图5)

(三)首饰

发展至今,鹤庆甸南一带的白族仍流行金属工艺品;其中,蝴蝶、龙凤、五须冠针等都属于白族需要打造的金属工艺品。据相关记载,白族女孩出嫁,家长会为其打造一套首饰,包含金银玉各种镯子及其它饰件;一般来说,佩戴首饰的多为已婚女性;只不过,随着时代變更,帽花、八仙、冠针、龙凤等白族传统首饰以逐渐消失,被各类名贵手表取而代之。

(四)飘带

在云南鹤庆甸南周边,白族飘带是较为流行的,白族习惯于系围腰,飘带的作用就是固定围腰;通常来说,飘带以扁状为主,随着里面延伸而不断变窄,简言之,腰头交接处最窄;白族青少年女子飘带多以白色或蓝色为主,配以挑花装饰;中老年妇女多以蓝色或黑色为主,一般不用彩绸;相较而言,年轻人的飘带不仅绚丽,还图案多样,包含飞禽走兽、百草野花。(见图6)

(五)绣鞋

云南白族绣鞋种类繁多(见图7),大体可概括如下:

圆口绣花鞋。流行于大多数白族聚居区;这类绣花鞋图案单一,仅有一组,两旁绣花卉,以梅花、桃花、山茶花为主,多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