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VIP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01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02目录新课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观看视频,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多元一体辽宁朝阳·红山文化——女神像——山东济南·龙山文化——黑陶——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骨耜——四川广汉·三星堆——铜人头像——甘肃秦安·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浙江杭州·良渚文化——玉琮——多样性起源奠基确立主流主流异变主流异端主流更迭本土性

中原华夏认同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华夏认同血缘文化认同民族融合楚(武王)曰:“我蛮夷也”。——《史记●楚世家》帝高阳(黄帝之孙)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楚国王族同姓)《离骚》凝聚性起源奠基确立主流主流异变主流异端主流更迭

百家争鸣儒法道兵墨阴阳纵横医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多样性起源奠基连续性

兼采道家与阴阳五行政治观:①春秋大一统;②尊崇儒学;经济观:轻徭薄赋,限民名田社会观:三纲五常③天人合一:以儒家路线为核心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文化主流连续性起源确立主流主流异变奠基主流异变主流异端主流更迭连续性凝聚性

佛教传入(两汉之际)道教兴起(东汉末)三教交汇融通文化辉煌灿烂思考2:请结合史实说明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阶段特征?魏晋隋唐包容性多样性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在先,气在后人生气禀,理有善恶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连续性起源确立主流奠基主流异变主流异端主流更迭凝聚性

明清之际,涌现出一众提倡个性自由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明道救世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连续性起源确立主流奠基主流异变主流异端主流更迭

科学民主成为价值目标救亡图存成为文化潮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文化进步思考:请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阶段特征?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运动后鸦片战后凝聚性包容性包容性连续性

阶段时期概况起源上古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奠基先秦儒家文化核心形成。百家争呜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发展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法家学说治国。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文化主流。魏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文化灿烂。宋元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科技文化繁荣。传承与转折明中后期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明清之际抨击专制,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清康雍乾君主专制、文字狱,禁锢文化。冲击与

复兴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潮流。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Ⅱ.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伦理观自然观家国观价值观人生观处世观思考:塑造怎样的人?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天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张岱年《中华文化概论》

学思之窗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阅读材料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史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分析其价值。

小组合作第一内涵第二内涵第三内涵第四内涵第五内涵第六内涵阅读材料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史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分析其价值。伦理观自然观家国观价值观人生观处世观

第一内涵◆意义:周:“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