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区土壤及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评价.docxVIP

评价区土壤及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评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价区土壤及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测试

2013年12月,本溪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思山岭铁矿采选工程土壤及底泥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本项目区域内土壤及底泥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以及监测方法见表9.1-10和表9.1-11;见监测布点图9.1-10。

表9.1-10 土壤、底泥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

编号

样品位置

土壤、底泥

监测项目

1#

废石场最高标高上游50m

土壤

镉、

总汞、总砷、

铜、铅、总铬、锌、

镍、铁、锰、pH

2#

废石场后塔沟上游100m

土壤、底泥

3#

废石场后塔沟下游50m

土壤、底泥

4#

废石场后塔沟下游100m

土壤、底泥

5#

工业场地外东侧50m

土壤

6#

工业场地外南侧50m

土壤、底泥

7#

工业场地外西南侧50m

土壤、底泥

8#

尾矿库最高标高上游100m

土壤

9#

尾矿库截渗坝下游50m

土壤、底泥

10

尾矿库截渗坝下游100m

(杨木沟西南支沟与东南支沟父汇处)

土壤、底泥

表9.1-11 土壤监测因子监测方法表

序号

项目

分析测定方法

方法来源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1997

2

原子荧光光谱法

GB/T17141-1997

3

原子灾光法

GB/T17140-1997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0-1997

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7-1997

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1997

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1997

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1997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1997

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9-1997

(2)样品的监测结果

土壤样品监测结果见表9.1-12。

表9.1-12 土壤样品监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

点位

监测因

子(mg/kg)

pH值(无量纲)

1#

7.15

0.029

0.035

3.654

26.57

15.69

1369.58

856.45

2#

7.68

0.025

0.045

3.623

29.02

18.02

1406.39

924.65

3#

7.22

0.031

0.042

3.019

32.11

15.69

1235.41

836.51

4#

7.05

0.031

0.037

3.512

30.26

16.98

1442.02

936.25

5#

7.36

0.022

0.036

3.665

27.69

18.29

1586.96

879.62

6#

7.03

0.037

0.042

3.346

25.11

18.59

1435.11

954.66

7#

7.02

0.028

0.045

4.158

30.25

15.36

1234.56

836.22

8#

7.58

0.018

0.033

3.987

28.69

19.25

1596.32

991.23

9#

7.15

0.026

0.044

3.996

30.26

17.24

1529.68

825.67

10#

6.98

0.028

0.041

3.152

28.55

17.69

1253.12

925.17

土壤样品监测结果见表9.1-13。

表9.1-13 底泥样品监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位

监测因

子(mg/kg)

ph(无量纲)

2#

8.38

0.037

0.051

3.835

29.24

18.93

1497.16

938.95

3#

7.42

0.041

0.049

3.269

32.13

19.12

1247.64

873.35

4#

7.45

0.04

0.057

3.908

33.97

18.7

1454.07

993.12

6#

7.18

0.042

0.049

3.881

26.11

20.78

1473.14

968.65

7#

7.19

0.033

0.05

4.246

33.39

21.62

1270.09

848.36

9#

7.44

0.035

0.047

4.007

33.04

18.83

1529.74

827.67

10#

7.2

0.037

0.06

4.254

34.26

22.52

1563.41

956.1

(3)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单因子污染指数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其表达

式为:

Pi=Ci/Si

式中:Pi——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Ci 土壤环境质量的实测值,mg/kg;

Si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mg/kg。

PiV1表示受污染物i的影未超标;Pi1表示污染物i的污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