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歌—绝句三首》钢琴织体的诗学阐释.pdfVIP

《秋之歌—绝句三首》钢琴织体的诗学阐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之歌一绝句三首》钢琴织体的诗学阐释

摘要:本文以罗忠的《秋之歌一绝句三首》为研究对象,从诗乐结构关系出发,以

钢琴织体分析为重点,对这部小型声乐套曲的艺术气质与审美意蕴作深入的音乐诗学阐释。

通过本文研究,笔者认为钢琴织体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对歌曲内涵表达、艺术形象塑造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秋之歌一绝句三首;罗忠;诗乐结构;钢琴织体;诗学阐释

《秋之歌一绝句三首》是我国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罗忠先生(1924一2021)于

1962年创作的一部小型声乐套曲。作品选用唐代诗人杜牧(803一852)描写秋天的三首七

言绝句为唱词。从创作观念看,作曲家并未凸显他锐意创新、积极探求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

现代音乐有机结合的一面,而是以传统民族调式的音高组织原则为依据,在吸收传统音乐形

态的基础上,综合借鉴西方艺术歌曲(Lied)的体裁样式,以典雅的音乐语言描绘出唐诗绝

句洗炼、隽永的文体气质。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发表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并人选人民音

乐出版社《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系列丛书中。

目前,学界对该作品的研讨主要集中在演唱技术层面,对作品“诗乐合一”的结构特点

及其核心审美意象“秋”之形态学一美学分析还有待深人。本文将从作品唱词、主旋律、钢

琴织体这三个层次,以及一体化生成的形态解读原则出发,在梳理、归纳作品形态特质的基

础上,重点关注钢琴织体的音响特色及其在作品整体结构中的有机联系,对其结构的诗学意

义进行全面阐释。

一、作品诗乐结构的形态分析

“诗乐合一”是西方艺术歌曲作为独立声乐体裁的特色,是其在审美追求上实现形式与

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原则。唐诗绝句“起、承、转、合”的功能划分,与中国传统音乐强调

渐变式展衍的发展手段相一致,这成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主要结构特点。《秋之歌》在

遵循这个基本结构原则的基础上,又根据作品内容有所调整,使三首乐曲在“乐章一组曲

性”的框架下使诗意与乐象两个层面形成既对比又统一的完美结构。

1.《山行》

在作曲家所选择的三首诗歌中,《山行》大概算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首。诗歌描绘作

者畅游秋山,前两句以清逸的笔调写出山中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后两句以对枫叶的赞美道

出秋景中蕴藏的勃勃生机,全诗在“情景交融”中戛然而止。

1222023年第4期《音乐制作》

表1《山行》诗乐结构

结构引子四乐句单乐段尾声

乐句dea(起)al(承)b(转)c(合)

小节1-45-910-1213-1516-1920-2222-28

拍数1011107712

诗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落音D羽A角A角G商A角C徽F角-C角

调式C徽五声调式C角

如上表所示,该曲主体部分为四乐句单乐段,在旋律发展上呈现a+a+b+c的材料布局

特点。作品采用混合拍子,节奏疏密有致,前后两个乐句之间构成“长句+短句”的时值关

系。全曲为C徽五声调式,尾声部分通过三次模进,在C角音上结束全曲,这种开放式的收

束与诗词末尾余韵悠长的审美意境相统一。

谱例1《山行》尾声部分模进转调

21

二月花。

PpOPPP

2.《南陵道中》

南陵,现为安徽省繁昌县,《南陵道中》是杜牧任职宣州团练判官期间(835一840)所

作。诗歌以清秀之辞写出舟行于水、江边两岸进入早秋时节之景象,前两句起兴,第三句

“孤”与第四句“红袖”,道出客愁无以自聊之情。全诗以江水“漫悠悠”烘托出挥之不

去的孤寂之感

表2《南陵道中》诗乐结构

结构引子四乐句单乐段

文档评论(0)

论文顾问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事办公室文字工作,提供论文格式排版 、专业学术论文参考资料、文章写作、论文答辩PPT模板、会议筹备指导等服务,经验丰富,已从事七年。互相信任,保证质量,全程包修改,负责到通过。 微X号:lhg5118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