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我看见、我看懂、我支持
——用专业视角看待幼儿的游戏
温岭市级机关幼儿园钱秀丽
随着课程改革,我们幼儿园越来越关注幼儿游戏的价值,那么如何让游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第27条考察要点中也曾指出:“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作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支持。”
为什么取这个题目呢?虽然安排表里面写着“游戏观察与评价”,但是我想观察后,需要分析评价,再进行支持助推,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性的一套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客观注意(观察)是前提,准确识别(分析)是关键,有效回应(支持)是保障。注意即观察记录,对儿童在活动中的言行进行连续性的记录;识别即分析,采用解释性和质的方法对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行整体而全面的分析,以此呈现儿童学习的完整性、连续性、复杂性;回应即支持助推,是对下一步活动的计划,以使学习保持持续性,促进儿童的学习。
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观察·注意;分析·识别;支持·回应”这三个程序的做法。
观察·注意——细心捕捉,看见幼儿的游戏表现
(一)观察记录存在的问题
1.对幼儿游戏本质认识不足,“观察”带有功利性目的
——情况一:为了观察而去“创造游戏”
【案例】表演游戏
在开展表演游戏之前,首先让幼儿熟悉故事,在幼儿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以后,才去开展这个游戏。在进行知道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他们的角色区分意识、角色语言的变化、表达表现能力等。这些方面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我才会放手让幼儿进行一个自主的游戏。所以,我的做法是先让你满足表演游戏的表演之后,再关注其游戏性。
游戏是魂,表演是形,上述教师的观点其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看法,想让幼儿“学”都是处于好意,但容易忽视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我和自愿。
——情况二:为了观察而去“指导游戏”
【案例】教研片段《风味包子店》
主持人: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为什么包子店的生意越来越冷清,幼儿都不愿意去呢?问题出在哪里了?
教师:我也感到很困惑,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已经很多了,为什么他们还不感兴趣呢?难道仍然是材料不充足的缘故吗?我不断的增添新的产品,但他们一直处于练习性游戏的水平,且他们的制作水平离真实水平还很远。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时幼儿应该是朝着象征性游戏不断过渡发展的阶段,但我却找不到任何突破性的表现。请各位老师给我支支招儿吧!
以上教师的困惑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非常关注幼儿的制作水平,观察中对幼儿的游戏存在着显性的功利性目的,而对游戏本身的元功能(乐趣)、自愿自主是缺少关注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丰富的材料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投放的,没有幼儿的参与。可以试着问问孩子想要怎么玩,然后提供相应的支持。如果对于游戏的本质认识不清,那么教师的观察方向就会偏移。
2.只有“观”,没有“察,缺少观察目的性
但目前幼儿教师普遍反映师幼比较低,教师分身乏术,加上对幼儿安全的焦虑,导致教师难以持续、细致地进行“扎根式”观察,基本上采取“瞭望式”观察或“眺望式”观察,关注的重点是幼儿的安全,而不是一个能够充分投入的观察者、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的“走马观花”,难以获得全面、真实的幼儿活动信息,因而对于活动指导的适宜性大打折扣,这也是幼儿游戏活动“低水平游走”的根源之所在。
教师首先应明了观察的目的,树立“游戏指导,观察先行”意识,将观察研究幼儿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在教研活动中,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基本的观察方法,并通过生动的游戏观察案例或现场指导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如何在自然状态下对活动中的幼儿进行持续性、全面性的观察。
3.观察记录主观色彩浓,带有评价倾向性
要客观、真实地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记录,而不是进行主观评价。对于观察对象行为的记录应该采用“白描”的方式,尽可能抛弃先入为主的观点。
【案例】
小凯在材料不够时,没有及时沟通,而是直接拿,交往能力弱。
这样的观察记录就带有主观武断。可这样记录:小凯在材料不够时,没有和其他幼儿及时沟通,而是直接拿了几块木块,继续他的轨道搭建。
【案例】
越越先用雪花片搭了一个花型的陀螺,尝试在地上旋转了起来。玩了一会儿后,他非常聪明的小脑袋瓜想到了新的点子,将两层的花型叠插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双层的陀螺,想象力真是丰富。搭好后,他拿着“双层陀螺”非常得意地向俊俊炫耀:“你看!”说完,越越就在俊俊面前展示旋转起了自己的陀螺。
这位教师用了好几个评价、感情、解释用词,虽然能够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但在注意部分就开始评价,会影响之后对幼儿分析的重点。
教师如同医生,需要对幼儿进行“望、闻、问、切”,这样才能因人施教,从而促进每一个幼儿获得个性化发展。观察是研究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言谈举止,以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