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语文记叙文中细节描写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阶段的记叙文主要是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借助不同的“物象”“景象”“事象”“人像”,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过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边事物的习惯”[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学会细节描写,有助于让记叙文内容更加形象,描写更加具体,情感更加细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细节描写,需要教师找到有效的言意共生路径,在细节描写中实现记叙文的言意转化。
一、“物象”中的细节描写
小学习作当中的“物”,主要是指动物、植物、静物[2]。在进行状物类习作细节描写指导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感受物体的外形特征。不同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要发现这些“物”的不同。如动物有的躯体庞大,四足行走;有的小巧可爱,两足跳跃;有的残忍凶暴,靠吃肉生活;有的温顺可爱,以食草为生;有的种类众多,生活中常见;有的珍稀难觅,生活中不常见到。植物则可能颜色不同,样子不同,生长过程不一样。这就要在进行“状物”的过程中要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找到物体的基本外形。在进行细节描写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物”的形状,运用一定的顺序进行表现,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要走向“言之有序”。在表现物体外形特征的时候,要根据物体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节描摹。如“燕子”和其他鸟类一样,但是郑振铎只关注到了“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三个关键特征进行描写,这是有别于其他鸟类的主要细节,抓住这些细节,就让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燕子”的外形特点。二是感受物体的功能特征。功能特征就是这些物体有哪些功能。假如描写的对象是“大象”,在进行细节描写过程中,显然要关注大象的“鼻子”。对于大象来说“鼻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功能特征。在进行细节描写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大象鼻子的样子、功能、感受进行描写。这样就能够让大象这一“物”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更加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再如法国作家布封的《松鼠》一文中,在第一自然段主要五句话中,有三句话都与“尾巴”有关,因为“尾巴”是松鼠的主要功能,既可以让松鼠在林间跳跃时候保持平衡,又能让松鼠坐立的时候遮风挡雨,据说还是松鼠过河时候的“舵”。作者抓住这些功能特征,有利于读者对作者状的“物”有深刻的了解。在进行功能特征描写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物”的主要细节,避免将所有功能细节堆砌在一起,从而没有突出重点。三是感受物体的情态特征。习作是为了实现“言意共生”,“意”就是习作的情态体现,例如,老舍的《猫》《母鸡》,丰子恺的《白公鹅》等文章,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进行状物类习作细节描写过程中,就要关注这些“情态”内容。在进行情态特征细节描写中,通过习作,就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描写对象给人带来的情感认知。例如,读到猫,就能感受到猫的淘气、可爱、尽职、贪玩;读到鹅,就能够感受到鹅的一眼三板、高傲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一文指出:“建构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工具”[3]。在进行“物象”建构中,就需要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在外形特征、功能特征、情感特征中,找到有价值的建构要素,帮助学生学会进行细节观察,形成习作能力,发展习作素养。
二、“景象”中的细节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4]在进行景物细节描写指导中,要通过生动的“言”,具体的“象”,表达真实的“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景物的“象”,还能体会到景物中蕴含的“情”。一是抓住形态大小。例如,“钱塘江大潮渐渐涌来,这些潮头有的几条水线连在一起,形成一道水墙。有的铺天盖地而来,犹如奔腾而来的白色战马。浪花扑打在钱塘江的堤岸上,溅起了一片一片怒放的海石花”。在这个片段中,小作者就抓住了“钱塘江大潮”的形态进行描写。景物的形态一般是变化的,在进行细节指导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视角的变化,将景物的形态、大小赋予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的特征,从而让读者根据描述的语言,能够想象到具体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感受到景物中蕴藏的自然之美、变化之美、形态之美等。二是关注色彩。例如,“这个地方的葡萄品种极多。有的绿油油的,像坠下来的翡翠。有的红彤彤的,像一个个美人的手指。还有的是的深紫、深紫的,像一串紫色的玛瑙。还有一些,形容也形容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段中,小作者就抓住“葡萄不同色彩”这一细节进行描写,从而反映了葡萄园的美。景物是由不同的颜色组成的,这些丰富的颜色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学生对于颜色的细微之处区别不多,辨析不够,就需要教师联系具体的“象”作为景物颜色的补充。如在这个片段中,“绿”与“翡翠”进行联系。“红”与“美人的手指”进行联系,“深紫”与“玛瑙”进行联系,这样有助于读者在头脑中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_东南营小学体育课教案水平一潘建元2(1)-体育1至2年级全一册教案.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pdf VIP
- 酒店前台UPSELL培训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门子变频器V20说明书SINAMICS-V20.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pptx VIP
- 【水电站施组】引水式电站机电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全).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pptx VIP
- MathCAD软件入门教程.pdf VIP
- 中药剂型PPT参考幻灯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