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九章统计;学习任务目标;问题式预习;知识点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微训练]
小明从网上查询得到某地区10户居民从事某副业的家庭年收入(单位:万元)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认为有一个数据是不准确的,需要核实或剔除,这个数据是________.
4.6解析:由于编号为5的数据为4.6,明显高于其他数据,所以这个数据可能是不准确的.;任务型课堂;任务一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
1.下列数据一般通过试验获取的是()
A.1988年济南市的降雨量
B.2020年新生儿人口数量
C.某学校高一年级同学的数学测试成绩
D.某种特效中成药的配方
D解析:某种特效中成药的配方的数据只能通过试验获得.;2.“中国天眼”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建造“中国天眼”的目的是()
A.通过调查获取数据 B.通过试验获取数据
C.通过观察获取数据 D.通过查询获得数据
C解析:“中国天眼”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取数据.;3.要得到某乡镇患某种疾病的人口数据,应采取的方法是()
A.通过调查获取数据 B.通过试验获取数据
C.通过观察获取数据 D.通过查询获得数据
A解析:某乡镇患某种疾病的人口数据属于有限总体问题,所以可以通过调查获取数据.;【类题通法】
调查方法的选取
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任务二获取数据途径的方法的设计与分析
[探究活动]
为调查某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三名同学分别设计了方案:
学生甲:我把用水量调查表放在互联网某平台上,只要该小区的居民登录该平台就可以看到这张表,他们的填表信息可以很快地反馈到我的电脑中,这样就可以很快估算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学生乙:我给该小区的每一户居民发一张用水量调查表,只要一两天就可以统计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
学生丙:???在该小区的电话号码本上随机地选出一定数量的电话号码,然后逐个给这些居民打电话,问一下他们的月用水量,然后就可以估算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探究1:分别说明这三位同学设计的方案的特点.
提示:学生甲的方案得到的样本只能够反映上网居民的用水情况,它是一种方便样本,所得到的样本代表性差,不能准确地获得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
学生乙的方案实际上是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更多一些,但是如果统计过程不出错,可以准确地得到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
学生丙的方案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既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评价活动]
1.简单设计一份问卷,调查高一学生对各学科的态度.
解:请按自己的感受把下面这些学科的序号填在空格里.
①语文②数学③外语④物理⑤化学
⑥生物⑦历史⑧地理⑨政治⑩体育
?艺术(音乐、美术)?技术;我喜欢的学科;2.为了了解我国某种家电的产销情况,小张在某网站上下载了下图:;(1)小张获取数据的途径是什么?
(2)由图可知,这种家电的销售总量在2018年达到最大值,你认为这种家电销售总量从2019年开始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1)小张获取数据的途径是通过查询获得数据.
(2)从2019年开始,这种家电销售总量开始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饱和.;【类题通法】
在统计活动中,尤其是大型的统计活动中,为避免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通常需要确定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和策略,需要认真安排前期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推断.;点击右图进入…;谢谢观看THANKY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章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pptx
- 第6章 6.2 6.2.1 向量的加法运算.pptx
- 第6章 6.2 6.2.2 向量的减法运算.pptx
- 第6章 6.2 6.2.3 第1课时 向量的数乘运算.pptx
- 第6章 6.2 6.2.3 第2课时 向量共线定理.pptx
- 第6章 6.2 6.2.4 第1课时 向量的数量积.pptx
- 第6章 6.2 6.2.4 第2课时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pptx
- 第6章 6.3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pptx
- 第6章 6.3 6.3.2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6.3.3 平面向量加、减运算的坐标表示.pptx
- 第6章 6.3 6.3.4 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