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立体的辐射结构真实的内心独白
——《墙上的斑点》导读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何为“意识流”?这一名称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像河流一样处于一种斩不断的自然状态,是混沌一片的,没有先后,没有次序,无头无尾。后来,一些西方小说家接受了他的思想,生成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种“意识流”手法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方式,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正如伍尔芙在本文第二段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意识流小说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墙上的斑点》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大意是:一个管家身份的女子在冬日的炉火旁闲坐,看到墙上有一个小斑点。她在猜测这个小斑点是什么,思绪也由这个斑点牵引着神游八极,浮想联翩。后来有个男子进到房间中来,把现实生活也带了进来。他看到墙上的那个斑点,惊讶怎么有一只蜗牛在墙上。叙述人这才弄清楚那斑点是蜗牛。一切幻想都消失了,小说到此结束。
从叙述角度而言,《墙上的斑点》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按理说,第一人称的小说,应该采用“有限视角”,但是本文却对叙述视角不作限制,文中的“我”仿佛就是“上帝”,“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就是全部的世界,显得非常主观。整篇小说以“墙上的斑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构成一种独特的结构模式。作品中的主人公对墙上的那个斑点进行了种种猜测,发生了许多联想;而每一次联想都是从“斑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斑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层层叠叠。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猜测
第一次猜测
第二次猜测
第三次猜测
第四次猜测
第五次猜测
第六次猜测
墙上的斑点
我们顺着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六次猜测,可以初步体会文章的结构脉络:
第一次猜测: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第二次猜测: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第三次猜测: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第四次猜测: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第五次猜测: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第六次猜测: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那么,伍尔芙在《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中到底要表现什么呢?她在《论现代小说》中提到:“生活是一片明亮的光晕,是从意识的萌生到终结一直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封套。把这种变化多端、闻所未闻、无从界定的精神世界——不管它会显得何等的反常与复杂——传达描写出来,并且尽可能避免掺入异己之物与外在杂质,难道这不是小说家的任务吗?”由此可见,伍尔芙创作小说的目的就是表现“心灵的真实”。《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我们从作者真实的内心表白中,从她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读到了她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作为女性作家,她对男性所制订的尊卑秩序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她认为由于“男性的观点支配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从而产生了无数的死板的规定,她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无情的嘲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应急预案.pptx VIP
- TsaiPress冲模设计软件使用手册.pdf
-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pdf VIP
- 道亨软件教学视频-大跨越.pdf VIP
- 第十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VIP
- 第八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基于GEC6818的智能家庭服务系统.doc VIP
- 第七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火电工程项目执行概算的编制及作用 function & compiling executive budget 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engineering.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