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资源:王羲之与《兰亭集序》:(11)永远的姨母.docxVIP

原创资源:王羲之与《兰亭集序》:(11)永远的姨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羲之与《兰亭集序》:(11)永远的姨母

何为

?

姨母去世了,得到这一消息,我浑身发抖口吐白沫,老毛病又发作了,夫人和孩子们乱成一团。

我哭醒过来后,展纸挥毫,写了42个字。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姨母,远去了,在我心中留下永远的沉痛。夫人怨我行字过简,但这种苦痛又能怎样表达?我喉管堵塞,口不能言。世人如果能够理解我的“哀痛摧剥”四个字,够了!

我决定带着妻儿移居会稽,守丧。

3年后,我出任会稽内史。

此后,李充离开剡县,姨母“明堂”由我祭扫,我已决定,永远陪伴在姨母身边。

2年后,即永和九年,暮春之初,我们在会稽山阴之兰亭雅聚。

人们说,书法史上最耀眼的时刻来临了。

其实,这是很平常的一天。三月三,上巳节,并不是什么大日子,南方人对这个节日好像没感觉。而北方人,不过是“猫冬”憋屈了一个冬天,天气转暖了,纷纷脱下笨重臃肿的棉衣。出门走走,看看绿色,吹吹暖风,眼睛变得明亮了,耳朵变得清晰了。

这种松快的心情,人们往往容易忘记,一旦感受到,却又刻骨铭心。一个人,如果天天大鱼大肉,见不到丝毫的蔬菜水果,你的牙齿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的胃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身上的肌肉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尤其是我们琅琊人,一说起这个时节,马上就想起了这样的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五颜六色的花朵在枝头绽放,鸟儿在天空或一掠而过或悠闲地滑翔……修禊祈福,江南人似乎并不热衷,他们早在二月初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花朝节”。应时应景的活动,还是江南人做得及时。

那天,我们一行人众坐在溪边聊了聊天,喝了点小酒,写了几首小诗。有好几个人觉得自己写的诗很美,我看未必。

不过,既然是文人雅集,那也无所谓。把这些诗归拢在一起,结个集子还是很有必要的。为这个集子作序的事情,就由我来操刀了。

那天晚上,我铺开蚕茧纸,在灯下冥然兀坐,想起了我在北方的童年时光,想起了父亲消失的那个晚上,想起了异族铁蹄下的民众在苦苦挣扎……

威严的伯父王敦在向我走来,慈爱的叔父王导在向我走来,仁德至伟的岳父在向我走来,苦命的周先生嘴角迸着鲜血在向我走来……

想起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中原;想起了板荡的江山,苦难的民众,遍地的饿殍……

那晚,我想起了姨父李矩,想起了表弟李充……

想起了姨母卫夫人,想起了她的清辉玉臂,想起了一只只白鹅争相曲项;想起了姨母身上让我不曾再次犯病的迷人的气息,我仿佛又听到了姨母在我耳边呢喃软语,指点我运笔练字……

“逸少,逸少……”是叔父王廙在叫我“提笔握线”……

“阿菟,阿菟……”是姨母在山野中奔跑着呼喊我……

在泪眼朦胧间,我笔走龙蛇,笔下的324个字,每一个字就是一张鲜活的面孔。那21个“之”,就是我的姨母卫夫人,是她“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的不同姿态;那个“永”,就是我的父亲,是我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那一个个字,是山河泪,是生死情……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白天是“景情之乐”:江山胜景,赏心悦目;贤主嘉宾,盛况空前。晚上有“沉思之痛”:想起悲欢无常,俯仰转化;但生死有异,岂可齐同?泪眼之间是“人事之悲”:人生短暂,古今相同;但功业可以穿越时空,我等何不奋发?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2018.12.13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