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一、 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肺部、骨骼或泌尿系统等结核感染灶。

起病缓慢,早期可见结核病的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睡眠不安、烦躁或呆滞等。

约l?2周后,按脑膜与脑实质病变程度的不同,可逐渐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颈项强直、布氏和克氏征阳性、浅反射迟钝或消失、深反射活跃或亢进、巴氏征阳性、肢体强直、角弓反张与偏瘫等征象。部分病例尚可见到颅神经受损的表现,如眼睑下垂、眼外斜、复视、瞳孔散大、面瘫。

二、 辅助检查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微混呈毛玻璃状,放置后可见薄膜形成,蛋自增高,潘氏试验阳性,糖及氯化物减少,细胞数增加到0.05x109?0.5X109/L左右,以淋巴细胞为主。涂片与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

X线胸部检查:可见有活动性、血源播散性或粟粒型肺结核的征象,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但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性脑膜炎。

眼底检查:若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与X线胸片中见到粟粒型肺结核有同等诊断参考价值。

治疗

针刺疗法主要用于本病所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的治疗,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作为有效的辅助疗法使用。

一、体针疗法

初热期

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头颈部的大椎、风池、百会、太阳,第二组取上肢的曲池、内关、合谷,第三组取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三组穴位同时选用,双侧取穴。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穴1.0±0.2寸,向上斜刺大椎穴0.8±0.2寸,向前或向后平剌百会1.2±0.2寸,向后平刺太阳1.2±0.2寸。直刺曲池1.2±0.2寸,直刺内关1.2±0.2寸,直刺合谷1.2±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较强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大椎穴用强刺激手法行针30?60秒,不留针。每天治疗2?3次。

危重期

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头颈部的大椎、风池、百会、太阳、人中,第二组取上肢的曲池、内关、合谷、十宣,第三组取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三组穴位同时选用。双侧取穴。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穴1.0±0.2寸,向上斜刺大椎穴0.8±0.2寸,向前或向后平刺百会1.2±0.2寸,向后平剌太阳1.2±0.2寸。直刺曲池1.2±0.2寸,直刺内关1.2±0.2寸,直刺合谷1.2±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太中0.8±0.2寸。每次留针加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较强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大椎穴用强刺激手法行针30?60秒,不留针。点刺第一组的人中、第二组的十宣,每穴出血3?5滴。每天治疗3?4次。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⑴处方

失语:哑门、廉泉。

吞咽困难:廉泉、金津、玉液。

面瘫:颊车、地仓、鱼腰。

尿闭或尿失禁:分两组,第一组取关元、三阴交,第二组取后侧的肾俞、八髎。两组交替取用。

上肢瘫痪:臂臑、曲池、内关、天井、温溜、合谷。

下肢瘫痪:分为两组,第一组取后面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承扶、承山,第二组取前外侧的足三里、伏兔、丰隆、绝骨、陷谷、太冲及内侧的三阴交、太溪。两组交替取用。

⑵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进行针刺治疗。向下斜刺哑门风池0.5±0.1寸,直刺廉泉风池0.5±0.1寸。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出血2?3滴。斜刺颊车0.6±0.2寸,平刺地仓0.6±0.1寸,向印堂穴方向平刺鱼腰0.7±0.1寸。向中极斜刺关元1.2±0.2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八髎1.2±0.2寸,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肾俞0.8±0.2寸。向上平刺臂臑1.5±0.2寸,直刺曲池1.2±0.2寸,斜刺天井、温溜1.0±0.2寸,直刺合谷、内关1.2±0.2寸。直刺秩边1.4±0.2寸,直刺环跳3.0±0.5寸,再刺殷门、承山1.4±0.2寸。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肾俞、气海俞0.8±0.2寸,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大肠俞、关元俞1.0±0.2寸,直刺绝骨1.4±0.2寸。直刺伏兔1.0±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丰隆2.0±0.5寸,直刺陷谷、太冲0.8±0.2寸。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每天治疗1次,除了点刺出血的穴位之外,其他穴位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行针为主,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体质较好的患者则可采用较强的刺激手法。尿闭或尿失禁者,每天可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