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朱自清的经典散文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朱自清的经典散文集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集篇1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

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

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

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

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在

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

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至于领略花

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

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

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

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

意的。

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

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朱自清《看花》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集篇2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

第1页共15页

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

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开得秀逸之至,衣褶

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

地写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

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

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

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

颜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

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

这种雅事来了。左手临湖的小阁却敞亮得多,也敞亮得好。有曾

国藩画像,忘记是谁横题着江天小阁坐人豪一句。我喜欢这个题

句,江天与坐人豪,景象阔大,使得这屋子更加开朗起来。

——载自《南京》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集篇3

这时我们都有了不足之感,而我的更其浓厚。我们却只不愿

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直到利

涉桥下,微微嘈杂的人声,才使我豁然一惊;那光景却又不同。

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

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我

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便又

入梦了。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这是

第2页共15页

最后的梦;可惜是最短的梦!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看见

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我们的

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载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集篇4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

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

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

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

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

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

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

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

第3页共15页

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

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

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

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