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第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作文教学魅力
黑龙江省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郑先玲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
髓,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
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俗话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语文教师
要想教好语文课,并且要把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首先自己必须
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
的传统文化素养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博览群书,认真研习国学经典。传统国学文化深刻影响着中
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我们教师应该熟谙儒道二学,理解其中的思想精华,这样才能找到解
读古代文人心灵的钥匙。唐诗宋词的诗性文化尽显魅力,语文教师必
须要具备一定的诗歌素养,潜心研究其中的思想内涵与写作特色,学
解读具体的诗歌作品以及其对现在生活的深远影响意义。
2、摈弃浮躁,静下心来,练好基本功。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
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
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
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练好基本功,
做到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来学习,不断的
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备了良好
的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
习。例如,在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时,教师就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
如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师如
能有感情的面对全班学生背诵流畅,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
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
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
文化。
二、以课堂为阵地,传承好传统文化
(一)抓语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
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
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
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
“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
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台山等都已经被
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
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
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
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
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和
快乐,在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2)从
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故事
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
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副
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
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使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
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蓝海华腾VA-H系列伺服驱动器 用户手册2.0.pdf
- 国家法定41种传染病大全(就诊科室、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方法等)及防护措施.doc VIP
- GB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docx VIP
- T_CECWA 2001-2023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docx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pptx VIP
- 2025年辽宁省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docx
- 国标GB_T 43388-2023《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实践.pdf VIP
- 厂房租赁合同.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