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历史脉络、研究现状及路径选择.doc

大单元教学:历史脉络、研究现状及路径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单元教学:历史脉络、研究现状及路径选择

作者:

任明满

作者简介:

任明满,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重庆400715)。

原发信息:

《课程·教材·教法》(京)2022年第20224期第97-105页

内容提要:

在单元目标、内容统整、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方面,大单元教学与我国近百年来的单元教学探索密切相关。系统考察从单元教学到大单元教学的历史脉络,可以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大单元教学的现状。基于大概念设计大单元,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学生实践参与,发展高阶思维是当下大单元教学的主要共识。相对于改良主义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采取“自上而下”的逆向教学设计路径更加契合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突破当下大单元教学面临的理论研究困境、教研培训困境和实践探索困境,为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提供新的选择。

关键词:

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核心素养

期刊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2022年08期

一、从单元到大单元:历史脉络

单元教学法最早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杜威的弟子克伯屈提出了设计教学法,单元教学实际上是设计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设计教学法主张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按照儿童心理特点进行跨学科单元设计,教师重在创设环境和条件,引起儿童兴趣,尊重儿童。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其核心特征。设计教学法传入中国后,陈鹤琴等曾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实验,并总结出“实验—参考—发表—检讨”四个实施步骤。[1]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叶绍钧主编的《国文百八课》,每一课包括“文话”“文选”“文法”“修辞”,初具单元形态,为教师开展单元教学提供了依托。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单元教学,主要依托教材单元实施,70多年来,在单元目标、内容统整、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近年来开展的大单元教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单元目标是单元教学的核心,确定单元目标的来源是制定单元目标的关键。2000年以前,单元目标主要源自对单元结构的分析,例如记叙文单元目标主要聚焦人物刻画手段、人和事的关系、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议论文单元则聚焦论题、论点与论据、论证的关系,立论与驳论等论证方法等;说明文单元则主要聚焦说明文语言特点、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难能可贵的是,20世纪80年代有教师开始探索基于单元前测,设计单元目标。例如,在学习说明文单元前,教师布置短文写作题目:《橱窗》《收音机》,要求学生任选一题写两篇短文,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结果发现多数学生缺乏说明文写作的规范意识,分不清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为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提供了学情依据。[2]

强调自学,培养能力,是单元目标的共识,但单元目标主要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性规律。从本质上来看,追求的是一种社会功利眼光下的高效教学。进入21世纪之后,新课改将学生确立为学习的中心,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语文教材主要采用“主题—情境”的编排方式编写,单元目标着眼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参与,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而提炼单元文本蕴含的共同文化主题,引导学生建构自我与社会、自然、母语的关系,通过自省的方式建立个性化的精神世界,[3]则指向更加宏大的语文课程目标。近年来,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者认为依托“双线组元”与“三位一体”的统编语文教材,确定单元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单元结构和单元前测情况,[4]除学科核心素养外,关注单元结构、单元前测,与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高度一致。

对单元内容进行统整是实施单元教学的基础,单元内容统整主要是打通单元内各篇课文的阻隔,建立知识关联,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又不遗漏重要的环节,还可以起到由已知到未知,以新知巩固旧知,用旧知来推动新知等等符合认知规律、符合能力发展规律的作用”[5]。20世纪80年代,北京景山学校探索的知识结构单元教学法非常典型,通过分析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确定单元知识的骨架、核心和主线。例如,将记叙文单元的读写训练体系归结为六个“元(骨架)”:“记叙的要素”“观察与记叙”“材料与中心”“记叙的详略”“记叙的人称”“记叙的顺序”。[2]“元(骨架)”的作用类似于今天话语体系中的关键概念。2000年以后,“主题—情境”成为主流的教材编写体系,这一体系将零星、孤立的碎片化知识整合到具体的情境中,使之成为具有丰富意蕴的知识模块。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维度设置单元主题,整合了三个关乎学生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的核心问题,为单元教学回归学生中心提供了可能。统编语文教材单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