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与护理研究综述》6600字.docVIP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与护理研究综述》6600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与护理研究综述

TOC\o1-3\h\u10138绪论 1

4475一、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 1

19690(一)妊娠妇女高病毒载量 1

27866(二)基层医疗筛查和新生儿出生监测的局限性 1

7679二、应对措施及治疗方案 2

161(一)分娩前的阻断措施 2

152911.分娩前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标准 2

209552.常用抗病毒药物 2

102143.停药时机 3

20592(二)分娩时的阻断措施 3

15105(三)分娩后预防方案 3

251391.主被动联合免疫 3

157722.母乳喂养 3

26451三、护理措施 4

27014(一)产前干预 4

2906(二)产时干预 4

31051(三)产后护理 5

3870四、结论 5

24801参考文献 7

23382致谢 8

PAGE

PAGE3

绪论

乙型病毒简称乙型肝炎或乙肝,乙肝的发生可以追溯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以肝脏受损为代表性症状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是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HBV经接触传播,主要是经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1]。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患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分娩后感染。当前临床采用新型的阻断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V母婴传播率,但仍会出现部分阻断治疗失败。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经历了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婴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和高病毒载量孕妇抗病毒治疗加婴儿联合免疫三个阶段[2]。随着乙肝疫苗研发成功和技术的成熟,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政策,2002年起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要求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2005年6月1日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进入免费时代。自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即时接种率均大幅上升。由于新生儿在注射乙肝疫苗35~40d后抗-HBs才会转阳,在主动免疫发生应答的窗口期内[3],通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使新生儿获得被动免疫,能有效增加母婴阻断成功率。研究显示,HBV感染女性所生后代单用乙肝疫苗实现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7.8%,若同时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率可明显提高。

一、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

(一)妊娠妇女高病毒载量

妊娠妇女高病毒载量是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第四军医大学的探究数据表示,214例HBsAg呈现阳性的妊娠女性之中,HBIG结合乙肝疫苗注入身体的HBV母婴传递阻挡不成功率是4.7%(10/214例),在阻挡不成功组里面,妊娠妈妈全部呈现HBVDNA高负荷量。美国专家所做报告表示,HBsAg阳性的妊娠妇女,新生儿感染率高达90%,而接受免疫治疗的新生儿阻断失败率为3%-7%。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妇女高病毒载量。而澳大利亚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4]。

(二)基层医疗筛查和新生儿出生监测的局限性

产前筛查在现有阻断措施里面大部分仅是在妊娠中间阶段。但HBV生殖细胞的传递主要出现在早期时段,所以在妊娠前期开展HBV的筛选与防控同样属于很有必要的措施。李庆彦指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乙肝母婴传播防控方面的开展过程中依然显示出大量问题,例如产前检查不详尽,医疗机构资源不足、新生儿在感染乙肝之后的监控访问工作不完善、相关规范制度不全面,知识宣教落实不全面等。在我国贫困的边远山区,落后经济限制以及知识普及不到位导致很多人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了解甚少,会出现很多家族乙肝,乙肝村的现象,基层筛查和治疗的局限性阻碍了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

二、应对措施及治疗方案

(一)分娩前的阻断措施

经过抗病毒药物或妊娠晚期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来降低孕妇HBVDNA载量为分娩前的主要阻断措施,能最大程度减少宫内感染的几率。妊娠晚期注射其中能识别HBsAg的人血浆分离纯化得到的免疫球蛋白,它能清除血液中的游离HBV。然而近期大量报道显示伴随主动、被动结合免疫防控的广泛推行,对于HBsAg呈现阳性的妊娠后期孕妇来说,注入HBIG的阻隔成效没有显著的作用。

1.分娩前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标准

WHO发布的妊娠期抵御病毒预防HBV母婴传播指南与中国2019年发布的乙肝指南中,都将HBVDNA阈值规定为2×105IU/ml,同WHO的内容是统一的。有助于大部分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利用一致的规定阻隔HBV母婴传递,规避规定不一致而产生的疑惑现象。减小妊娠期抵御病毒疗法的HBVDNA阈值,促使大量的乙肝高病毒负荷量孕妇进行抗病毒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