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第6章--采场岩层移动与控制关键层).pptx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第6章--采场岩层移动与控制关键层).pptx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采场岩层移动与控制;第一节岩层移动引起的采动损害;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

井工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矸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

平均每采万吨原煤造成塌陷土地0.2公顷,每年新增塌陷地约2万公顷。

以山西省为例,至1998年煤炭地下采空面积达1300Km2(占全省面积的1%)。;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中,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以山西为例,采煤破坏地下水4.2亿m3/a,导致井水位下降或断流共计3218个,影响水利工程433处,水库40座,输水管道793890m;造成1678个村庄、812715口人、108241头牲畜饮水困难。使本来缺水的山西环境受到进一步破坏。;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主要来自矿井排出的瓦斯和矸石山的自燃。

瓦斯即煤层气,它是比CO2还严重的温室气体,也是导致煤矿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源。同时瓦斯又是最好的清洁能源。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500余次,仅2001年由于瓦斯事故的死亡人数达2356人,为煤矿总死亡人数的40%。

煤矿每年向大气排放瓦斯70-190亿m3。;对地面建筑物及人文环境的破坏

导致村庄被迫迁徙。

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例,2001年,13个村庄因采煤塌陷被迫搬迁,共计1412户、5535人迁徙;提出并尽快形成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已迫在眉睫。

事实上,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钱鸣高院士及其领导的课题组,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已开始了有关“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钱院士正式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的理念及其技术体系。;煤矿绿色开采的内涵;煤矿绿色开采的特点之一;矿井瓦斯定义:矿井中主要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的总称。——煤层气。

瓦斯抽放——煤层气开采(抽采)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涌水量、水害情况和防治水难易程度,……类型。;煤矿绿色开采的特点之二;煤矿绿色开采的特点之三;3)水与瓦斯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

4)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岩层控制技术

的关键层理论,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因而,一定程???上绿色开采技术可叫做“基于岩层控制的绿色开采技术”。;煤炭开采;若干待研究的问题;一、关键层的概念;关键层的定义

将对岩体活动的全部或局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覆岩中的关键层一般为厚度较大的硬岩层,但覆岩中的厚硬岩层不一定都是关键层。关键层判别的主要依据是其变形和破断特征,即在关键层破断时,其上覆全部岩层或局部岩层的下沉变形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前者称为岩层活动的主关键层,后者称为亚关键层。显然,覆岩中的亚关键层可能不止一层,而主关键层只有一层。;采动岩体中的关键层有如下特征:

(1)几何特征:相对其它相同岩性的岩层厚度较厚。

(2)岩性特性:相对其它岩层较为坚硬,即弹性模量较大,强度较高。

(3)变形特征:在关键层下沉变形时,其上部全部或局部岩层的下沉量是同步协调的。

(4)破断特征:关键层的破断将导致全部或局部岩层的破断,引起较大范围内的岩层移动。

(5)支承特征:关键层破坏前以“板”(或简化为“梁”)结构作为全部岩层或局部岩层的承载主体,断裂后则成为砌体梁结构,继续成为承载主体。;关键层判别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3))

?判别方法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刚度条件由下往上确定覆岩中的坚硬岩层位置。所谓坚硬岩层是指那些在变形中挠度小于其下部岩层,而不与其下部岩层协调变形的岩层。假如第1层岩层为硬岩层,第m+1层岩层为第2层坚硬岩层,则由于第m+1层岩层挠度小于下部岩层的挠度,它所承受的载荷不再需第1层硬岩层承担,则必然有:;

由组合梁原理:

则:

式中:q1(x)m+1为考虑第m+1层对第一层岩层

承受的载荷;Ei,hi,ri分别为第i层(i=1,

2,…,m)岩层的弹性模量、厚度和容重。

上式即为判别硬岩层位置的公式。具体判别时,;由煤层上方第一岩层开始往上按上述方法逐层确定硬岩层的位置,直至最上一层硬岩层(设为第n层硬岩)。

(二)计算各硬岩层的破断步距并按以下原则对各硬岩层的破断距进行比较来确定关键层位置。令硬岩层的编号为K,(K=1,2,...,n)。

第K层硬岩层若为亚关键层,其破断距lk应小于其上部硬岩层lk+1的破断距,即满足lk<lk+1(K=1,2,...,n-1);若第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