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职业压力.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护士的职业压力压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速,竞争激烈,人们承受着巨大压力。护士因其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不足等因素而承受着高于一般职业的工作压力,如果调整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最终上升到死亡。第2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研究护士职业压力心理调研室调查报告显示:护士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人: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强迫性等因子得分上。浙江省省立医院对387名护士进行抽查87%的护士工作压力大疾病的危重待遇的不公平责任的重大社会的不重视压力第3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7年七月上海梅山医院一位小护士从宿舍楼跳下。。。2015年6月湖南常宁一医院护士长从病房跳楼身亡,结束了她年仅40岁的生命。2012年八月成都某著名三甲医院张玲在急诊室注射药物自杀身亡。。。。2014年三月南京,鼓楼医院一名年轻护士在家静推3支氯化钾自杀死亡。又一个美丽的天使陨落。压力第4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压力第5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职业压力分析-----特殊的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既要处理各种治疗护理等常规工作还要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感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职业暴露的风险,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放射线等威胁以及拥挤的工作空间和不良的空气。综合以上因素使大部分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和工作热情,从而产生心理失落感,进而衍化为各种心理疾患。第6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职业压力分析-----护理人员配置不足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层次的提高及临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疗机构规模扩展很快,而护理队伍规模并未相应增加。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科学护理。人力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可产生紧张、压抑情绪。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体力、脑力长期处于极度紧张消耗状态,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第7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高水准的工作要求职业压力分析---职业范围的扩展和责任的增加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必须不间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第8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职业压力分析--特殊的工作性质由于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与患者及家属密切接触,护士既要完成平凡、琐碎、繁重的护理工作,又要与患者、家属、探视人员打交道,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使护士长期精力透支。第9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职业压力分析---自我价值体现人们常认为护士是医生的助手,部分医院存在着重医轻护,护士的价值得不到认可,还存在着晋升难,工资待遇低,外出进修学习发展的机会小,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等情绪,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现实生活中,护士不仅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工作者,和身边其他行业的朋友一样有喜怒哀乐。他们的工作性质与生命息息相关,他们每天都在为拯救生命而学习和工作。第10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际关系护理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为护理人员之间、医护之间尤其是护患之间的关系最为敏感。职业压力分析---第11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职业压力分析--个人家庭因素作为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不消耗护士部分精力,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加工作压力。第12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职业压力分析---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夜班护士因为受到单独值夜班、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易产生焦虑情绪。值夜班频繁将导致护士焦虑比例相应增加。同时上夜班为单独作业,单独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带来心理紧张,同时夜班工作容易产生疲倦。值班模式第13页,共2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现实问题:医务群体:白衣天使?—社会要求:与日俱增医疗服务、社会舆论、维权意识……—社会保障:相对滞后法律权益、经费投入、保险福利……处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