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义乌:杜门书院专心于学
班级:美术学11
姓名:贾云
今存“杜门书院”,也作“傅氏宗祠”,建于清乾隆39年。书院建筑为三进五开间,单檐硬山墙砖木结构,三级马头墙,宛如天马行空,前俯后仰气势极盛,二三进间以穿廊相通,布局精巧,风格清雅。500年前傅姓太公傅藻所建。据《傅氏宗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傅藻官居翰林院编修等职,还乡创建书院,为绝烦拢,名书院为,杜门”,意闭门不出。
穿过一条古色古香的小街,在一排老房子中间,门口挂着两盏大宫灯,重新修缮过的傅氏宗祠分外醒目。位于义乌市大陈镇杜门村的杜门书院,是义乌古代书院中唯一保存完好的。
杜门书院是由傅藻所创立的。据清时修的《傅氏宗谱》记载,傅藻,字伯长,号国章,生于元代至治元年辛酉(1321年)。七岁丧父,靠母亲楼氏抚养。在私塾就读时,记忆力很好。元惠宗年间,傅藻与宋濂、王祎、刘涓等跟随黄溍学习,闻名江南。至正十三年(1353年),受先生黄缙之命参加秋闱,由于受元朝民族政策歧视,落榜不第;返回家乡后,参加编写《义乌县志》。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义乌县令向朝廷推荐了傅藻等四位才子。洪武五年(1372年),傅藻向明太祖提交治国之策,深受明太祖称赞。洪武七年:1374年),傅藻担任翰林院编修,参加《元史》的编写工作。当时,凤阳皇亲国戚极多,很难治理。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派傅藻担任监察御史、光禄大夫,去凤阳整治。傅藻一一查清真假皇亲,写了20多首诗,回京面呈皇帝。不久,傅藻担任武昌知府、河南廉使。洪武十二年1379年)秋季,正当傅藻官运如日中天时,他却以侍奉母亲为由,上表请求还乡尽孝。原来,当时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地位,开始杀戮开国重臣,傅藻选择了范蠡、谢安的隐居道路,及早抽身。返回义乌后,傅藻修建贞则堂,给母亲楼氏居住;又在夜珠园修建书院,把书院题名为“杜门”。后来,这个村子因此改名叫杜门村。
“杜门”,意为闭门不出,谢绝见客。据说傅藻在创立书院后,特意在书院门口贴上“杜门”两个字,就是表示自己“一心杜门谢客,专心于学”。
4月30日,记者来到杜门书院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差点也吃了闭门羹。还好,住在书院附近的一位老奶奶看到了,过来帮忙打开一扇小门,才得门而入。
走进杜门书院,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书院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三进五开间,单檐硬山墙砖木结构。三级马头墙,宛如天马行空,前仰后合,二二进间穿廊相通,布局精巧,风格清雅。书院内,挂着众多匾额,“尚书第”匾、“乡进士”匾、“德行可风”匾,是清朝道光年间留下来的东西,“荡寇宁民”匾、“御史第”匾、“进士”匾、“杜门书院”匾等则是1992年重修杜门书院时仿制的。
与很多当做老年协会活动室的祠堂不同,杜门书院里面,看不到那么多的麻将桌、扑克牌,而是整整齐齐摆放着很多长椅,长椅前面还有两台大型电视机。老奶奶说,杜门书院现在还是村老年大学、电视大学的教学点呢!
一般说来,古代书院大多建在风景幽静之处,但是在义乌,很多书院却和杜门书院一样,就建在村里,这个特色源于义乌对教育的重视。据嘉庆《义乌县志》载:“义乌为孝子过化之乡。表孝悌而兴于学,宜不在它郡邑后。”旧时义乌,优学褒奖,助学成风。宗族公常祀产中每单列“贤田,,一项,用于奖励进学及中科第者。秀才赴省乡试,举人上京会试,本宗祠均会资助一定路费。正是在这样一种重视教育的风气下,虽然义乌古代的书院多为民间私人办学,但很多书院都得以办在宗祠内。
据《义乌教育》载,义乌古代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院田,多半由私人捐赠。书院一般只招收上过经馆或科举落第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其主持者多为地方名师宿儒或因故辞官回
乡的官吏,称“山长”、“堂长”。书院讲学内容以儒家经学为主,学生学习“四书”、“五经”,亦旁及史书诗文。书院主要是自学,采用个别钻研,互相问答与集体讲解相结合。书院一般授课每月两三次,以“山长”、师席讲学为主,有的地方官员亦到书院授课。生童的作业称“课艺”,定时考试称“文会”。明清时,书院考试有旬考、月考、季考。旬考由山长主持,月考、季考由学官主持,并有奖惩。
据史料记载,义乌历代至少曾办过20个书院。在宋代,有东岩书舍、滴珠书院、讲岩、石门书院等。其中东岩书舍在赤岸镇《孝冯宗祠》内,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徐侨创办。从民国初年到2002年止,这里曾是赤岸学校的教室、校舍用房。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文艺理论家冯雪峰,棉花专家冯泽芳等全国闻名的专家、学者,都曾在这里读书。
元代,义乌新建的书院不多,仅有五云书院、华川书舍、景德书院等。其中华川书舍为王祎所建。王祎字子充,号华川,以号命书舍。因宋濂与王祎同为受经于侍讲黄溍先生之门,宋濂应邀作《华川书舍记》,其中有“子充之居,直湖之阴,犹系之以旧名,志乎古也”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基本规则.doc VIP
- 肿瘤内科护理常规.pdf VIP
-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6-2022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失效条款对比分析.pdf VIP
-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指南2025》解读(2).docx VIP
- 船员起居舱室.pdf VIP
- 慢性肾脏病PPT【71页】_20212085.pptx VIP
- 《闻鸡起舞》儿童绘本成语故事演讲ppt课件(图文).pptx VIP
- 6.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pdf VIP
- 山西汾酒-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汾酒复兴进阶.pdf VIP
- 中建一局集团公司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手册(2013版)(OCR).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