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制剂-主讲 (1).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缓释、控释制剂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

第一代普通制剂

第二代缓释制剂(长效制剂)

第三代控释制剂

第四代靶向制剂

第五代应答式给药系统

药物制剂的发展

脉冲给药、自调试给药

学习目标

掌握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及方法。

熟悉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了解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和体内外评价

方法。

本章内容

概述

释药原理和方法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处方及制备工艺

1

2

3

4

缓控释制剂质量评价

5

一、基本定义

1.缓释制剂

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释放药物以达到

长效作用的一类制剂。

一般为一级释药过程

第一节概述

2.控释制剂

指药物在预定时间内,以预定速度恒定释放,使血浓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广义: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

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狭义: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中国药典2005年版

缓释制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给药频率↓

控释制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给药频率↓

血浓平稳

美国药典USP26版

不区分缓释、控释

二、特点

Ordinarypreparation

Controlrelease~

Sustainedrelease~

延长给药间隔,减少服药频率,提高服药顺应性;

血浓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

降低胃肠道刺激;

提高生物利用度;

减少给药总剂量。

优点:

硝苯地平不同制剂比较表

给药次

数(日)

血药浓度

用药总量

副作用

普通片

4~6次

波动大

40~60mg

面红、心悸、头晕等较重

缓释片

2次

较平稳

20mg

控释片

1次

平稳

20~30mg

11

12

1、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

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立即停止治疗;

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设计的,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征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整给药方案;

处方成本较高,制造过程复杂,大生产易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膜控型)

缺陷:

※三、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1.剂量很大的药物;

2.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

3.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

4.具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

5.吸收速度常数极低的药物;

14

三、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6.溶解度极差的药物;

7.首过作用较强的药物;

8.药效剧烈或药物剂量需精密调节的药物;

9.抗生素类药物。·

15

骨架型(基质型)缓、控释制剂

膜控型(包衣型)缓、控释制剂

其它:渗透泵控释制剂

植入型缓、控释制剂

亲水凝胶骨架片

蜡质骨架片

不溶性骨架片

骨架型小丸等

微孔包衣片

肠溶膜控释片

膜控小片

膜控小丸等

三、分类

透膜扩散——膜材料控制型

膜孔扩散——多孔膜控制型

骨架材料扩散——孔道控制

(二)扩散原理

包衣

微囊、微球等

不溶性骨架制剂(片)

增加粘度

植入剂

药树脂

乳剂

2.制剂手段

水溶性的药物成W/O乳剂型注射剂

水不溶性药物

注射液等液体制剂

水溶性药物

不同材料、不同厚度

囊材种类和用量

五、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

X-和Y+为消化道中的离子,交换后游离药物从树脂中扩散

药物释放速度→扩散面积、扩散路径长度和树脂的刚性

制剂形式:片剂、胶囊

一、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1.药物理化因素

1)剂量(0.5~1.0g)

2)pKa、解离度、溶解度(一般应0.01mg/ml)

第三节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弱酸弱碱型药物,分子型更易吸收,胃肠道吸收存在差异

溶解度过低,溶出、吸收过慢,起效愈慢,疗效愈差(生物利用度愈低)

溶解度过低的药物,可先增加其溶出速度(微粉化、固体分散体、包合物等)

3)分配系数→1(较佳)

4)稳定性(注意胃肠道破坏,酸、碱、酶)

5)粒度(难溶性药物)

此外:多晶型、溶剂化药物等因素

药物分配系数过高→脂溶性过大,水溶性过小→胃肠液

中浓度低,与细胞膜亲和、滞留

药物分配系数过低→脂溶性过小,水溶性过大→较难透

过细胞膜→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

2.生物因素

1)生物半衰期(评估消除速度)

t1/21h或24h药物一般不宜(一般口服1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