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增变基因.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变基因

概念:

当生物体内有些基因突变时,整个基因组的突变频率明显上升。这些基因称为增变基因。目前已发现的三类增变基因包括:DNA聚合酶的各个基因;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

dam基因和mut基因;还有一类是可提高诱发突变率的基因,如与细胞透性有关的基因rfa。

增变基因增变效应的几种假说:

第一种假说是,增变基因能够导致细胞中修复系统的缺陷,在未变异的细胞中,监控和修复功能正常,能够识别并修复细胞中的DNA损伤,如碱基置换,二聚体,单链断裂,或者一些由紫外线或者烷化剂诱变得到的DNA损伤。增变基因的突变导致了使得突变株对造成DNA损伤的诱变剂呈现出更高的敏感性,使得突变株的自发突变率有了大大的提高。这种机制由Mohn和Kaplan,Jyssum,以及Bohme提出。

第二种假说是,在碱基合成过程中,参与的结构基因或者调节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某种碱基的数量不足。如果是胸腺嘧啶的数量不足则可能导致胸腺嘧啶饥饿,从而导致较高的基因突变率。

另一种假说是,S.typhimuriumLT7的增变基因mut可能导致碱基合成的质量改变,可能形成碱基类似物,从而导致复制差错。

另外,增变基因可能产生一种聚合酶,使得基因复制产生差错。这种突变的DNA聚合酶是由Speyer在自发的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的频率都增大的T4噬菌体中发现的。Cox提出,Treffersmutator的增变机制是由于DNA复制相关的错误识别系统出错,使得在始终之后的DNA复制中出现同样的碱基配对错误。Grossetal提出,在B.subtilisE2100中发现的mut-1增变基因直接编码一种酶,这种酶参与DNA的复制过程,在45℃以下不能够准确地复制DNA,在45℃以上不催化DNA复制。

最后一种机制是,增变基因可能会导致胞内环境的变化,使得DNA复制差错。例如,在有Mn2+存在的情况下,DNA聚合酶可能改变其专一性,使得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同时被整合到DNA中DNA中,这种机制在细菌和噬菌体中都可以见到。

几种不同的增变基因:

参与错配修复系统:

mutH,mutL,mutS,和uvrD基因都参与编码甲基化错配修复系统中的蛋白质。

参与氧化修复系统:

大肠杆菌中mutY,mutM,ormutT基因的突变使得细胞中一些成分失活,这些成分参与阻止7,8-二羟基-8-氧桥鸟嘌呤整合到DNA中,这些成分的失活导致高突变率。mutYandmutM的基因突变导致G:C-T:A颠换。mutY编码一种糖苷酶,负责将和G错配的A移除,mutM编码的糖苷酶将和C配对的8-氧化鸟嘌呤和一些特定的被降解的嘌呤降解(如:开环鸟嘌呤交叉结构)。mutY和mutM的基因失活会导致突变率极大地升高,由于8-氧化鸟嘌呤的形成使得G:C-T:A颠换率也大大提高。mutT基因负责编码这种修复系统的一些辅助成分,将8-氧化GTP水解成单磷酸的形式,从而不参与DNA的合成。

导致复制差错:

dnaQ基因(mutD)编码?亚基,其突变会导致?亚基失活,使得大肠杆菌中DNA聚合酶III的校对功能丧失,从而产生突变型。

mutA和mutC:

mutA和mutC突变可能导致碱基颠换,尤其是A-T-T-A和G-C-T-A颠换,其次是A-T-G-C。这mutA和mutC分别定位在大肠杆菌的基因图谱中在95分钟和42分钟处,mutA和mutC都编码不同的甘氨酰tRNA,分别识别不同的密码子,mutA识别GGU,mutC识别GGC。mutA和mutC的突变可能会导致它们编码的tRNA反密码子改变,使得原本识别甘氨酸密码子识别了GAU和GAC,而这两个密码子原本都对应的是天冬氨酸。于是,甘氨酸以1%的概率替代了天冬氨酸。为什么这个小小的氨基酸替代就能导致颠换突变呢?有一种模型是,改变了?亚基(DNA聚合酶III中负责校对的亚基),当被替代的氨基酸被整合进聚合酶III全酶时,将会导致复制差错,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制和dnaQ基因增变机制相似。

参考文献:

RUTHM.LIBERFARBANDVERNONBRYSON,Isolation,Characterization,andGeneticAnalysisofMutatorGenesinEscherichiacoliBandK-12,JOURNALOFBACTERIOLOGY,Vol.104,No.1

MALGORZATAM.SLUPSKA,CLAUDIABAIKALOV,ROBERTLLOYD,AND

JEFFREYH.MILLER,MutatortRNAsareencodedbythe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