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醫用感測器原理

及應用;§1醫用感測器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7665—87)對感測器下這樣的定義:

感測器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並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它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

國標中的定義強調了被測量按一定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而且它給出了感測器的結構資訊,即它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測或回應被測量的部件。

轉換元件是指感測器中能將敏感元件感測或回應的被測量轉換成可用的輸出信號的部件,通常這種輸出信號以電量的形式出現。

信號調節和轉換電路是把傳感元件輸出的電信號轉換成便於處理、控制、記錄和顯示的有用電信號所涉及的有關電路。有人也稱這一部分電路為信號調理電路。;醫用感測器(BiomedicalSensors);醫用學感測器的分類;;物理感測器;生理信號檢測的特點;醫用感測器的數學模型;靜態模型;動態模型;醫用感測器的基本特性;靜態特性;線性度指感測器輸出隨輸入變化的線性程度,它用輸出量一輸入量的實際關係曲線偏離直線的程度來表示。

靈敏度是指感測器在穩態下輸出變化對輸入變化的比值。

遲滯特性是指感測器在正(輸入量增大)反(輸入量減小)行程期間輸出一輸入曲線的不重合程度。遲滯是由感測器材料固有特性和機械上的不可避免的缺陷等原因產生的。

重複性是指感測器在同一工作條件下輸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連續多次變動所得到特性曲線的不一致程度。產生重複性誤差的原因同樣是感測器內機械缺陷引起的,如材料內的摩擦、間隙、積塵等。;分辨力是表述感測器可能檢測出被測信號最小變化的能力。

零點漂移指感測器無輸入時,輸出值隨時間而偏移,偏移零值的偏移量。

溫度漂移表示溫度變化時,感測器輸出值的漂離程度,通常以溫度變化1℃時,輸出最大偏差與滿量程值之比表示。;動態特性;對醫用感測器的基本要求;1.感測器本身具有良好的技術性能,如靈敏度、線性、遲滯、重複性、頻率回應範圍、信噪比、溫度漂移、零點漂移、靈敏度漂移等。

2.感測器的形狀和結構應與被檢測部位的解剖結構相適應,使用時,對被測組織??損害要小。

3.感測器對被測對象的影響要小,不會對生理活動帶來負擔,不干擾正常生理功能。

4.感測器要有足夠的牢固性,引進到待測部位時,不致脫落、損壞。;5.感測器與人體要有足夠的電絕緣,以保證人體安全。;

6.感測器進入人體能適應生物體內的化學作用,與生物體內的化學成分相容,不易被腐蝕、對人體無不良刺激,並且無毒。

7.感測器進入血液中或長期埋於體內,不應引起血凝。

8.感測器應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結構上便於消毒。;醫用感測器在醫學上的用途;§2生物電檢測電極;生物電檢測電極;刺激電極;;電極的本質——半電池原理;生物電電極的本質是由金屬-電解質溶液構成的半電池。

生物體的活組織是一種含多種金屬離子成份的電解質溶液,當電極與組織表面相接觸時,電極與組織之間就構成了半電池。;電極的極化;生物電測量的等效電路;電極的電位;電極的等效電路;生物電電極的分類;宏電極和微電極;體表電極;臨床上常用的體表電極;體表生物電檢測中最常用的電極是Ag/AgCl電極。它的結構是在金屬銀的表面覆蓋一層難溶解的銀的鹽類AgCl,再浸入含有氯離子的溶液中。電極可以用下列符號表示:Ag|AgCl|C1-。

實際應用的Ag/AgCl電極極化電壓很低,一般在0.2mV左右。極化電壓的隨機變化小於10mV,對生物電的檢測幾乎不產生影響。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Ag-Agcl圓盤電極;體內電極;經皮注射式針電極(a)和絲電極(b);金屬微電極;玻璃微電極;§3常用醫用物理感測器

物理传感器;物理感測器的分類;3.1溫度的測量和溫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的發展歷史;溫度感測器的種類;熱電偶溫度感測器;熱電偶效應可以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出現,如果精確測量這個電位差,再測出不加熱部位的環境溫度,就可以準確知道加熱點的溫度,這就是熱電偶測溫的原理。

不同材質做出的熱電偶應用於不同的溫度範圍,它們的靈敏度也各不相同。熱電偶的靈敏度是指加熱點溫度變化1℃時,輸出電位差的變化量。對於大多數金屬材料支撐的熱電偶而言,這個數值大約在5~40微伏/℃之間。;醫學測量中熱電偶溫度感測器種類較多,常用的有杆狀熱電偶和片狀熱電偶。

杆狀熱電偶是將金屬絲放入注射針頭中,經皮插入到待測部位,可用於測量口腔和直腸溫度。

片狀熱電偶是用薄膜代替金屬絲,最薄可達3~6μm,將其固定在適當材料的基片上,尺寸很小,直徑達μm數量級,回應速度很快,有的可用於測量細胞內的暫態溫度。;(a)杆狀熱電偶(b)片狀熱電偶;熱敏電阻溫度感測器;在生物醫學測量中通常將熱敏電阻的探頭做成珠狀和薄片狀,體積非常小(可達幾十納米),其熱慣性小、回應速度快。

文档评论(0)

爱遛弯的张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