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VIP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

河南省开封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二: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①威公:即齐桓公。因宋人需避宋钦宗(赵桓)讳,改为威公。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威公幸A而听B仲C诛此D三人E而其F余者G仲能悉H数而去之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与《鸿门宴》中“秦时与臣游”中“游”的意思相同。

B.“鲍叔终善遇之”与《庖丁解牛》中“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中“遇”的意思不同。

C.“管仲相威公”与《论语》中“愿为小相焉”中“相”的用法相同。

D.“仲可谓不知本者矣”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中“本”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鲍叔知道管仲很有才能,被管仲欺瞒也始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B.材料二管仲认为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国家动乱,对待他们不必顺念情分,而要远离。

C.材料二齐桓公是个离不开音乐和美色的人,如果没有那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

D.两则材料对鲍叔的评价都是肯定的,材料一鲍叔能善待管仲,材料二鲍叔使齐国太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2)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14.管仲对齐国的影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评价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EG

11.C12.B

13.(1)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被囚禁,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2)祸乱的发生,不是发生于它发生的那天,也必有其根源、预兆。

14.①材料一认为齐桓公称霸诸侯,是因为任用管仲出谋划策。

②材料二认为齐国发生祸乱,是管仲没有举荐天下贤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即使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

“虽威公幸而听仲”,“虽”的意思是“即使”,引出“威公幸而听仲”,有完整的主谓宾成分,应单独成句,后面的“诛此三人”,有另外的动宾结构,是新的句子,所以C处断开;

“诛此三人”,有独立的动宾结构,主语则承接前一句的“威公”,应单独成句,后面的“而”表示转折,引起新的一句,所以E处断开;

“而其余者”,语义转折,充当状语成分,后面的“仲”是主语,状语置于主语之前,表示强调,此处应该停顿,所以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相同,“游”,交往。句意: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秦朝统治时期,(项伯)和我交往。

B.正确。不同,“遇”,对待;/接触。句意: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

C.错误,不同。“相”,动词,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