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免疫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活化受体和抑制受体对NK作用的调节由于正常自身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正常或受IFN-γ等CK刺激,I类分子表达增多,使KIR产生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NK失活,自身组织不被破坏。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其表面I类分子表达减少或缺失,使杀伤细胞抑制受体的抑制作用受限制,活化受体通过识别感染细胞和癌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而使其活化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NK活化、杀伤作用,使靶细胞或癌细胞被杀或凋亡。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糖类配体+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MHC—I-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抑制受体活化受体(二)功能——杀灭或抑制肿瘤、病毒感染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机制是:①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②Fas/FasL作用途径;③TNF-α与TNFR-Ⅰ作用途径;五、NKT细胞及其作用概念:表达NK1.1和TCR-CD3的T细胞。大多为CD4-CD8-,少数为CD4+生物学功能:细胞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TCR的多样性低、识别谱窄,识别CD1提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五HLA复合体遗传特征MHC的多态性(polymorphism)单元型(haplotype)遗传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guilibrium)MHC的多态性1概念一个群体中,同一基因座位,不同个体各等位基因的差别,导致其编码产物的不同。多态性的存在,使不同个体的MHCI、II类分子的Ag性不同。HLA是人体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系统。2原因(1)复等位基因的存在: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同源染色体上对应位置的一对基因;复等位基因指由于群体中基因突变,在同一座位上产生的基因系列。MHC每个座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复等位基因,使HLA高度多态性。(2)共显性表达指同一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在MHC中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因而构成一个单元型,遗传时单元型作为一个整体的遗传单位遗传。由于子代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双方,所以亲代与子代必然也只能有一个单元型相同,血缘关系越近,单元型相同的几率越大。所以,单元型常用于亲子鉴定和选择器官移植的最适供体。单元型遗传1基因频率:某特定等位基因在此基因座位中全部等位基因中所占比例。2连锁不平衡:分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如HLA-DRB1*0901和HLA-DQB1*0701在北方汉人中频率分别为15.6%和21.9%,而二者同时出现于同一染色体的随机频率应为二者乘积:3.4%,但实际为11.3%,此为连锁不平衡。连锁不平衡不利于分析和寻找调控免疫应答或决定疾病易感性的关键性基因成分。连锁不平衡六HLA在医学上的意义四)与法医学的关系亲子间HLA-基因坐位上拥有完全相同的等位基因。五)HLA分子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1癌细胞表面I类分子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CTL活性降低→肿瘤逃逸。2一些AID的上皮细胞表达II类分子,使II类分子提呈自身Ag给T,引起AID。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的胰岛β细胞。三)HLA与疾病的相关性带有某些特定型别的个体易患某一疾病或对该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HLA是机体对疾病易感的主要遗传因素。如强直性脊柱炎(AS)与HLA-B27为阳性相关,B27是决定AS易感性的关键遗传因素。一)HLA与器官移植的关系1HLA是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因移植成败取决于供受者HLA匹配程度。2测血清中sHLA分子含量,有助于监测排斥反应。二)与输血反应多次接受输血的患者体内可产生抗HLA抗体,从而发生因白细胞或血小板受到破坏而引起的输血反应。三、免疫细胞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二、吞噬细胞及其作用三、DC四、NK细胞及其作用五、NKT细胞及其作用六、γδT细胞及其作用七、B-1B细胞及其作用八、其它细胞及其作用:eosinophil、basophil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物理屏障作用:皮肤黏膜化学屏障作用:低pH、化学介质微生物屏障作用:正常菌群血脑屏障血胎盘屏障大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液)巨噬细胞(组织)二、吞噬细胞及其作用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吞噬细胞识别有关的受体包括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