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文化传承的演变过程,认识从古至今不同的文化传承载体。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文化传承方式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发展科学、培养人才等环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印刷书的诞生,是在文化传播上革命性的转变。
难点:
1.文化传承方式演变的过程。
2.近代和现代图书馆的公众服务功能。
探学新知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1)官学
①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②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③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
(2)私学
①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②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3)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近代西方学校的发展
(1)近代西方学校的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近代西方学校的发展: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①法国:拿破仓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起。
③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3.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1)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2)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梅贻琦1931-1948年任职校长期间,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
4.现代中国的教育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2)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数育体系。
(3)“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5)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6)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最早的书籍
(1)世界: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2.造纸术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1)造纸术的发展
①概况: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105年,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
②意义;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印刷术
①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
②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③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3)意义: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典籍的翻译
①佛经的翻译:从东晋至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得到官方支持。唐代,译经活动的规模更加宏大。玄奘组织的译场最为著名。
②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同时,耶稣会士把中国文化的优秀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进入近代以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更促成翻译活动的频频展开。
三、图书馆的成长
1.世界图书馆的发展
(1)古代世界: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清单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docx
-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