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景》的演奏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童年情景》的演奏分析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舒曼的音乐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的深度,其中《童年情景》是他众多钢琴曲中较著名的一部作品,舒曼从回忆童年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套曲中每首作品可独立成曲又相互联系。本文以《童年情景》为研究对象,从舒曼的出生背景,音乐形象,演奏分析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童年情景》这首套曲。

关键词:童年情景;演奏分析;舒曼

舒曼1810生于德国,因受父亲的影响舒曼从小对音乐热爱至极,也对一些文学,抒情诗产生了浓厚兴趣。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舒曼把很多诗歌的风味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也被称为“音乐诗人”。舒曼的《童年情景》写于1838年春天。舒曼曾对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我在维也纳写下了这部作品。”整套作品像是一整首大曲子,G大调为主调,第一首为主调,中间转调,11,12首G大调起加强作用,13首回到G大调。整套作品又根据远近关系转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六首和第九首都使用降六级接入下一首。整个套取中的每首小曲子可以独立成曲又互相联系并且变化统一。

演奏分析

1旋律线条

在构成音乐的众多要素中,旋律的是最具有表现力的,它可以是作品富有生命力。学者现在也未能了解将《异国和异国人民》放第一首的真正来源,或许是想给我们展示一副来到异乡迷茫紧张并且躁动的场景。《奇怪的传说》将我们带入儿童的思维,孩子们天真的听着时而兴奋时而忧伤的故事。听完故事孩子们进行了欢乐且紧张的《捉迷藏》,《孩子的请求》孩子们祈求着大人们在玩一会,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期待回复的神情,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孩子们《心满意足》,满是喜悦和幸福。《重要事件》成年后,回忆起儿时脑海中的重要事情,觉得一本正经严肃的样子令人发笑。《梦幻曲》孩子子们玩累了疲倦的入睡,梦境温柔甜美似梦非梦,好像一家人一起在《火炉旁》温馨和谐。家里古老的时钟哒哒哒的声音联想起《骑竹马》的快乐的小骑士。玩过休息过后,孩子们做事其他事情显得《过分认真》,突然窗外奇怪的鸟叫声传来孩子们感到好奇又《惊吓》,玩了一天《孩子入睡》突然显得格外宁静,《诗人的话》以成人口吻写出表达了对时光无法倒转的感伤。舒曼的旋律有着即兴的特点,舒曼的作品大多以四小节或者八小节为乐句,用着短小的乐句打动人们的内心。舒曼认为“旋律不应该在它还没出现之前被人猜出样子,每一次应该是由特殊的,绝无仅有的心情或印象产生的……应该是‘自由的’,不受通用的旋律公式制约。”舒曼的旋律还有着抒情性的特点《童年情景》中的曲子都是来自儿时的普通生活场景,是在抒发他对在远方的克拉拉的爱与思念。每个声部都有这自己的线条走向,1、4、5、7、8、10、12和13这几首有三个声部的横向线条,例如第一首《异国和异国的人民》高声部的旋律要突出。中声部的声音控制在高低声部之间,从第三小节到第五小节开始出现的降B等于德语中的B,接着A,还原C,还原B等于德语中的H,像巴赫(Bach)致敬,这几个音也可以稍微突出一点,其他地方中声部的每个音音色都要统一。弹奏时还要注意曲子的纵向线条,如《重要的事情》里对和弦纵向下键的同时也要保证横向的旋律,而且下键也要整齐,听起来饱满。

2触键

触键决定着音符的音色,决定着能否正确的表达出音乐的内涵。下面从触键方向,触键力度和触键速度分析。

触键方向分为水平触键和垂直触键。水平触键可以软化琴锤与琴弦的敲击性,用指肚触键,这样的声音听起来跟轻柔。如《奇异的故事》B段开始处旋律变化音乐略显肃穆为指面触键,《梦幻曲》忧伤中带着甜美非常有歌唱性要求指面触键。垂直触键要用指端,从第三关节发力与琴键成90度使声音更加的结实有力。如《奇异的故事》A段声音坚定运用垂直触键,《重要事件》使用垂直触键使声音听起来饱满,《骑木马》A段这里的右手不是主旋律运用垂直触键来模仿骑木马的节奏即可。

触键力度又可分为指力触键、手力触键和臂力触键。汉密尔顿提出:“在指力触键中,需要将手指稳固,它指的是肌肉的某种状态,富有弹性而不僵硬。犹如弹簧片既可弯曲,但一经放松,又立即还原”。我们可以结合触键的速度和力度来表达不同的场景,如《捉迷藏》中很多十六分音符的调音,运用指力触键,指尖里快速“勾”的方式表现出孩子逃跑时的轻快场景,《火炉旁》中声部和次中声部用的也是手指本身的力量慢而浅。手力触键的标志是手朝下,手腕向上弹起。这种触键方式与不同的速度和方向会有不一样的音色效果。如《异国和异国的人民》和《孩子的请求》高声部需要运用手力慢触键,将音“推”到底,使声音圆滑。臂力触键是在指力触键和手力触键的协调下落下前臂或全臂,使音在落下过程中被推下,臂力的触键方式也包括垂直和水平。如《异国和异国的人民》高声部的旋律用大臂带动手指,《无比幸福》和《重要事情》中的八度声音挺拔有力,《重要事情》右手的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