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师演示及学生分组实验报告.doc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师演示及学生分组实验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2016—2017年下学期学生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了解骨骼

实验目的

认识骨在骨骼中的位置,形成骨骼的概念

实验原理

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

实验器材

课件,模型

实验步骤:

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看X光照片,数一数手共有几块骨头?

观察骨骼模型和骨骼分布图,回答:头骨是什么样的?胸骨、肋骨、脊柱分别是什么样的?手臂骨包括哪些骨?大腿骨的几块大骨分别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

全身的骨头分为:头、躯干、四肢;手骨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头骨就是颅骨;躯干骨包括胸骨、肋骨、脊柱,胸骨是长方形的,上宽下窄,肋骨弯曲呈弓形,脊柱呈S形;手臂骨包括上臂骨和前臂骨。

实验结论

骨连接起来就形成了骨架,这种骨架就叫骨骼。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学生:2.20

小学2016—2017年下学期学生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摸人体肌肉并体验其如何工作

实验目的

感觉人身体的肌肉,体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实验原理

人体的各种动作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实现的

实验器材

挂图,课件

实验步骤:

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站直后向下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这些不同部位的肌肉有什么不同;右手掌心向上,用指关节敲击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臂的前部和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往下压,手臂各部分肌肉又有什么感觉。

实验现象

四肢肌的肌肉多,头颈肌的肌肉少;肌肉靠收缩来工作。

实验结论

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我们刚才所做的动作都是肌肉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备注

2017.2.27

小学2014—2015年下学期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测走路的速度

实验目的

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秒表、米尺、粉笔

实验步骤:

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

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

小学2014—2015年下学期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

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

4、记录,交流;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现象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7

小学2014—2015年下学期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不同长度的线、钩码

实验步骤:

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现象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7

小学2014—2015年下学期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正确使用弹簧称

实验目的

发现力的大小,会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弹簧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