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VIP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逢入京使

学习目标(一)学会结合注释及相关参考资料,了解岑参创作本诗的历史背景。(二)学会运用从朗读、诗题、意境、炼字等方面赏析诗歌。(三)体会本诗报国与亲情两难全的复杂心境,品味独特的思乡之情。

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岑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逢入京使》新课导入

展示情境

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任务一:知作者、明背景

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作品风格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资料助读2.关于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亲人,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任务二:一读感知

朗读诗歌提示:七言绝句可以二二三,也可以四三停顿,学生划分朗读停顿。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倾听。2.再播放录音,学生跟读。3.齐读。

提示: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初读诗歌

字词注释①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③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④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⑤凭:托,烦,请。⑥传语:捎口信。

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任务三:认真朗读,疏通文意

二读内容逢入京使①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②,双袖龙钟③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④君传语⑤报平安。①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②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③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④凭:请求,烦劳。⑤传语:捎口信。译文:我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是那么的漫长而遥远,我满面的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给家人却没有纸和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向家人报个平安。

三读意象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象”——物象、形象。意象即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动物类:鸿雁、杜鹃……植物类:柳、梅、菊……自然现象类:明月、流水……时令节日类:中秋……

边塞诗兴盛原因●唐朝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盛唐军事力量的强盛保障了唐朝的和平与稳定,为边塞诗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代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进取的时代,又是一个人们普遍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唐代科举考试中,把“军谋宏远,堪任将率”一科与选拔政治人才的制度并列,还规定边帅可以自辟幕僚!另一方面,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取得边境战争的胜利,有意通过爵禄赏赐军功的办法来鼓励时人从军报国!

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任务四:二读赏析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诗人为什么东望故园呢?品读诗句

品读诗句东望故园,诗人怎么了?东望故园,思乡之情难以抑制,诗人哭了,而且非常伤心。两只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还是止不住。

微讲座1思乡诗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遭贬流放,或游历山川,或探亲访友。诗人把生活中的见闻和独特的内心体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类诗,多充满绵绵的乡愁,抒发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或展现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思念故乡,诗人要纸和笔做什么呢?马上相逢无纸笔“逢”字照应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品读诗句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杜牧《赠猎骑》)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袁凯《京师得家书》)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白居易《西楼》)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