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高考写作素材范例7篇.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篇

1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有关贾府家事利益的

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

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

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

纪初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

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

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

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

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

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

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

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

芬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

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

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

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

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

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

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

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

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这就是我对这本名著的感受。

2

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

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知音难寻地无奈何苦闷。而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就

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笔下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它不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当时社会

的真实写照,从而使一个繁荣的荣国府走向衰败。曹雪芹先生历时十年完成这部

著作,用细腻和巧妙的文笔叙述了一个繁荣一时的荣国府。

当我看完了《红楼梦》后,我感到无比的心酸,我甚至有点怨恨作者为什么

把这《红楼梦》的结局写得这么悲惨,这与《红楼梦》前部分的那生气、繁荣的

景象一点有不符合。但后来我渐渐的明白了,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黑暗,这只不

过就是社会的演变过程罢了。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

的性格,但我却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

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

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

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贾宝玉,一个外表看上去柔弱带点天真的男孩子,其实也有刚强男子的一面,

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是因为他看破了红尘吧,他是一个渴望得到

自由的人,当姐妹们成家后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内心渐渐的成熟了,更何

况在这种“指腹为婚”的时代,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水深火热。

同时他又是一个痴情的人,他对林黛玉可以不顾一切,从这也可以看出林黛

玉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我不禁替贾宝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这样被断送

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几乎都是悲惨的,从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休”到

薛宝钗的“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玉带从中挂。”

都能体现出来。曹雪芹先生曾惨痛的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

试谴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一书让我感慨万千,它让我第一次走入作者的笔下,体会作者的

心酸。岁月流逝,生命的年轮在不停的轮转,但又有谁能读懂这曹雪芹的梦中泪。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