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危害叶片害虫.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铃薯生育期及常见病虫害发芽期块茎形成期淀粉形成期幼苗期块茎增长期成熟期15-30天播种-幼苗出土15-25天出苗-现蕾加强除草20-30天现蕾-开花除草、追肥容易发生晚疫病15-25天盛花-茎叶衰老需水肥最多时期容易发生早疫病20-30天终花-2/3枯黄*一、为害叶片的害虫1.刺吸为害的害虫甘薯跳盲蝽叶蝉类甘薯粉蚧甘薯跳盲蝽**甘薯粉蚧雌成虫一龄若虫**2.咀食为害的害虫甘薯天蛾(旋花天蛾、虾壳天蛾)、斜纹夜蛾、甘薯卷叶螟、甘薯麦蛾(卷叶虫)、甘薯烦夜蛾、甘薯卷绮夜蛾、甘薯潜叶蛾、白羽蛾、褐羽蛾、龟甲类和叶甲类。**甘薯天蛾幼虫甘薯天蛾,Agriusconvolvuli,为鳞翅目(Lepidoptera),天蛾科虾壳天蛾属的一种昆虫,主要危害扁豆、赤豆、甘薯。初孵幼虫潜入未展开的嫩叶内啮害,有的吐丝把薯叶卷成小虫苞匿居其中啃食,受害叶留下表皮,严重的无法展开即枯死,轻者叶皱缩或叶脉基部遗留食痕,也有的食成缺刻或孔洞。老熟幼虫体长50一702mm,体色有两种:一种体背土黄色,侧面黄绿色,杂有粗大黑斑,体侧有灰白色斜纹,气孔红色,外有黑轮;另一种体刀绿色,头淡黄“色,斜纹白色,尾角杏黄色。甘薯天蛾成虫蛹:长56mm,朱红色至暗红色,口器吻状,延伸卷曲呈长椭圆形环,与体相接。翅达第4腹节末体长50mm,翅展90—120mm;体翅暗灰色;肩板有黑色纵线;腹部背面灰色,两侧各节有白、红、黑3条横线5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及外横线各为2条深棕色的尖锯齿状带,顶角有黑色斜纹;后翅有4条暗褐色横带,缘毛白色及暗褐色相杂。甘薯天蛾蛹以老熟幼虫在土中5—10cm深处作室化蛹越冬。在北京成虫于5月或10月上旬出现,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在华南于5月底见幼虫为害,以9—10月发生数量较多,幼虫取食菜叶片和嫩茎,高龄幼虫食量大,严重时可把叶食光,仅留老茎。白薯天蛾活跃于日出及黄昏时,有趋光性。其幼虫以旋花属(Convolvulus)植物为食,这也是其种加词convolvuli的来由。而白薯天蛾则是取名自其嗜食番薯属植物。其比身体更长的喙允许其可以吸食一些有漏斗状花的植物的花蜜。甘薯麦蛾甘薯麦蛾又名甘薯卷叶虫,以幼虫吐丝卷叶危害,主要为害甘薯、蕹菜和其它旋花科植物。甘薯麦蛾体长4-8毫米,黑褐色;前翅狭长,黑褐色,中央有2个褐色环纹,翅外缘有1列小黑点。后翅宽,淡灰色,缘毛很长老熟幼虫细长纺锤形,长约15毫米,头稍扁,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两侧黑褐色呈倒八字形纹;中胸到第二腹节背面黑色,第三腹节以后各节底色为乳白色,亚背线黑色*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甘薯麦蛾在我地1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该虫以蛹在田间残株和落叶中越冬,甘薯麦蛾的成虫趋光性强,且行动活泼,白天潜伏于田间的隐蔽处,夜间进行交尾、产卵,卵通常散产于叶背面的叶脉之间,也有少数卵产于新芽和嫩茎上。防治措施(一)农业防治1.秋后要及时清洁田园,处理残株落叶,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蛹,降低田间虫源。2.田园内初见幼虫卷叶为害时,要及时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二)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幼虫发生初期施药,喷药时间以下午4:00~5:00为宜。首选药剂以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选用20%除虫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Bt.乳剂(100亿孢子/m1)400~600倍液*甘薯烦夜蛾幼虫为甘薯食叶害虫成虫体长25~27毫米。翅展33~35毫米。头及胸部暗棕色,腹部黑褐色,前翅黑褐色,有许多黑色斑纹,内横线双条波状,环纹有黑边,肾纹外侧有3个白点,外横线双条锯齿形;后翅白色,基部和后缘黑色,外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5~50毫米。头部黑色,密生蓝黑色小点。胸、腹部灰色,背线橘黄色,第八腹节背面有一白色斑块,周缘有6~8个蓝黑色小点,亚背线,气门上线及足基线橘黄色,气门上线为白色宽带,其上有两条黄色细线,第一、二腹节背面各有两个较大的蓝点,第三腹节背面有两个不甚明显的小蓝点。*大龟甲幼虫鞘翅目,铁甲科。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越南有记载。成、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边食边排粪便,虫口多时满田薯叶穿孔累累,影响生长身体腹面仅后胸腹板为黑色;前胸背板密布粗皱纹,敞边有粗大刻点,部分刻点成穴状。在南方年发生5-6代、常有世代重叠现象。无明显的冬眠。成虫产卵于叶背,呈鞘块状,每鞘内有卵2-4粒。幼虫体扁平,黄色至黄褐色,脱下的皮和排泄物贴伏背上成虫和幼虫均危害甘薯,使幼苗被毁。金黄龟甲小绿龟甲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