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教学剖析案例 (许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创新案例:

“电阻”教学剖析

长沙市雅礼外国语学校许坚

一、背景介绍

10月初,长沙市教育学院与我校联系,希望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物理班”的学员们提供2堂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课例做为研修班的课例剖析,建议我们能从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着手思考、设计示范课,达到指导初中物理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巧妙无痕地渗入到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校教科室、物理教研组综合各方因素考虑,由许坚初中理科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许坚老师和青年骨干陈蓉丽老师上这2堂课。

二、教学设计及创新案例

16.3?电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4.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教具: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电阻定律演示器,多媒体课件动画

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疑

1、演示实验:P63图16.3-1,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问: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

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②那么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中,哪个的电流较大?理由是。

③想想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中哪个电流大?

点评:实验是物理学科研究自然界的一种经常且重要的方法,也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此物理实验的演示引入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和学习思考,激发他们内心的物理探究动力。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观察思考并回答”,无声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小灯泡亮度变化的现象,透过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分析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判断电流大小的理由,如何有更科学更精准的办法判定电流大小,为后面探究实验中电流表的使用自然而然地铺垫作用。

(二)情景导学

1、思考:相同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镍铬合金丝的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2、展示图片(国庆7天假堵车图片):发生了什么?

3、电荷图片。

4、联想:电流在导线中是不是也会受到阻碍呢?

点评:情景导学的设计,是期望借助生活中我们相当熟悉的,也是刚刚才过的国庆节高速公路堵车案例,提出高速公路堵车现象显然说明了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受到了“阻碍”,为导线中电荷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碍”。从而将看不见的电荷移动和移动中的阻碍转化为大家比较熟悉的高速公路移动的汽车和阻碍,便于学生思维上的接受。

(三)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电阻”这一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定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的大小,用字母表示。?

2、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符号:。

比较大的单位有:、。

单位换算:1kΩ=Ω??1MΩ=Ω

3、导线中的电阻是怎样产生的?

网络学习:

/question/1381789892102953580.html?qbl=relate_question_1word=%B5%E7%D7%E8%CA%C7%D4%F5%D1%F9%D0%CE%B3%C9%B5%C4

电荷定向移受到阻碍动画;水流受到水中石头阻碍动画

4、在电子技术中,我们常用到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

点评:自主学习环节,是因为考虑到自己的物理教学理念“学生看得懂的,老师就不讲”。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排斥别人教他怎么做,特别是他懂的。他懂,但你还在喋喋不休的哆嗦,学生内心会无意识的产生对抗情绪,故教材P63“电阻”这一部分学生比较容易识记,设计为学生阅读,自主学习。

“Ω”符号是第一次出现,又是希腊文,学生通常是不会读的,故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欧米茄”手表图案,引导学生知晓讲法。

网络学习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信息网络越来越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也逐渐在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样设计就是为适应时代需求,在教学和学习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倡导教师和学生如何利用好网络,并想阐述一个理念:有些知识并不是都需要教师传授才叫学习,自学也是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