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作文指导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作文指导教案

1.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并懂得珍

惜身边的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初步领会“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

活化的典型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

1“创设情境——吹醒亲情”,打开学生封闭的感情的

大门;

2“回顾体验——寻觅亲情”,感悟真情,搜集素材;

3“链接文章——感悟亲情”,授之以渔;

4“捕捉细节”,抒写真情,完成作文。

创设情境——吹醒亲情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唯情能动人,唯情才

成文。感恩,源于心灵深处的感动与真诚,源于生活中的

点点滴滴。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她使你在黑

暗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增强你战胜病魔的决心;亲情,

是你顿挫时的鼓励与支持,她使你在绝望中感受到无私的

胸怀,鼓舞起你继续前行的信心;亲情,是你得意忘形时

的棒喝,她使你在骄横无比时感受到严厉的目光,保证你

正确前进的方向。亲情是,冬天里最温暖的一缕阳光,即

使再寒冷,也让我们感觉温暖如春。

1/71/7

板书:感悟亲情品味细节

赏析美文,感悟亲情

有一种爱可以超越生死,那就是亲情之爱。如今,然

后我们长大了,渐渐远离了父母的视线,有了一份属于自

己的天空,却忽略了他们依然为我们忙碌不休的身影,忽

视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我们实在需要一个时间,

一份空间,来好好地整理一下我们的情感,走近父母,走

近我们身边的亲人……老师特地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感

人至深的美文与同学们一块儿来欣赏,看看这篇文章是如

何通过细节来反映亲情的,请听配乐散文《秋天的怀

念》。

看同学们的的表情,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被这篇文章

中的某些细节深深吸引住了,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说

说,文中哪些节打动了你?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结合

文中的语句来谈打动你的理由。然后不过为了让更多的学

生参与到讨论中,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尤

其是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更应当具体一些。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作交流,然后小组评议,选派代

表发言)

回顾体验,寻觅亲情

2/72/7

也许我们的生活中不会有如此悲情的故事,不会有如

此震撼的事件,但我们的生活中绝不缺少让人感动的亲

情,这亲情凝聚在微不足道的东西中,融化在平平常常的

小事中,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语,或许平实得你丝毫

不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点滴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亲

情的伟大。

现在请大家闭起眼睛,好好搜索自己生活中的这些画

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父母都为你做了哪

些事!说了哪些话!哪些最让你难忘!,却往往更能体现

出亲情的伟大。

引导学生畅说欲言,后小结:

同学们的故事真是好感人啊,亲情的确是无处不在,

或许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也或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

守候的身影….大家愿意与我共同分享吗?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

风挡雨;亲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

为你抵御严寒;亲情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

了,让你忘记疲惫;亲情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

去心中的泪水;亲情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

里甜到心里……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就会体验我们时时处

在温馨的亲情之中。

板书:选身边事,抒心中情

3/73/7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

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然后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出来。”——冰心

③情真,语不雕琢而自工。——沈德潜

2、抓住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爱还寄托一种形式,因为爱是抽象

的东西,往往通过一种形式反映它。《背影》中父对子的

爱的形式是“一袋橘子”、“一封来信”;子对父的爱是

抒写“一个背影”。所以往往一件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