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转运与转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吸收

(Absorption);;第一节

生物膜和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是通过由生物膜构成的屏障结构的过程

生物膜(biomembrane)是细胞膜(cellmembrane,也称质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生物膜;第二章转运与转化;二、化学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方式;1.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

外源化学物有脂溶性;

外源化学物是非解离状态。;大多数性化学物质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行生物转运。;2.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2.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channel)的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的溶质浓度与溶质跨膜扩散速率的关系曲线;亦称水溶性扩散,是化学物质通过生物膜上亲水孔道的过程。;滤过;4.主动转运;主动转运;5.膜动转运;胞吞(endocytosis);胞吐;大分子物质跨膜转运示意图;外源化学物本身结构;

分子量大小;

脂-水分配系数;

带电性;

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第二节吸收;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机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的生物膜)转运至血循环的过程;

主要途径:

;(first-passeffect);毒物的吸收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主要是在小肠。肠绒毛可增加200-300m2的小肠吸收面积,以简单扩散为主要吸收方式;影响胃肠道吸收因素;有机酸在胃内(pH2)主要呈非解离状态,脂溶性大,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吸收,而有机碱在胃内呈解离状态难以吸收,主要在小肠吸收。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外源化学物可经膜孔滤过。通过膜孔的水流可能携带小分子外源化学物通过膜。;某些外源化学物可以通过相同的特殊转运系统吸收。氟尿嘧啶通过嘧啶转运系统吸收,铊、钴和锰通过铁转运系统吸收,铅通过钙转运体吸收。某些二肽和寡肽转运体在含有?-内酰胺结构的药物的主动吸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胃肠道至少有一个主动转运系统可减少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多药耐受转运体(mdr)定位于肠细胞,当mdr的底物进入肠细胞时,可被排回到肠腔,不易从胃肠道吸收。

一些颗粒物质和液滴可通过吞噬或胞饮作???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某些外源化学物受胃肠道中的消化酶或菌群的作用后,可形成新的外源化学物而影响其吸收或改变其毒性。小肠内的菌群还能还原芳香硝基成芳香胺;胃肠道的内容物减少、胃排空时间和肠蠕动减缓均有助于增加外源化学物的吸收;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

肺是呼吸道中最主要的吸收器官,肺泡对气态物质的吸收速度仅次于静脉注射,主要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

;气态物质水溶性影响其吸收部位,易溶于水的气体在上呼吸道吸收,水溶液性较差的气体则可深入肺泡,并主要通过肺泡吸收;气态物质到达肺泡后,主要经简单扩散透过呼吸膜而进入血液,影响吸收速度的主要因素是肺泡和血液中物质的浓度(分压)差、溶解度、肺通气量和血流量;血/气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低的气态化学物经肺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经肺血流量,在血液和气相之间达到平衡时间约为8-21min;影响气溶胶吸收的重要因素是气溶胶中颗粒的大小和化学物质的水溶性。气溶胶的沉积部位主要取决于颗粒物大小;颗粒物:上呼吸道炎症、肺炎、肺肉芽肿、肺癌、肺尘埃沉着病、过敏性肺部疾患;

可溶性有毒颗粒物:吸收入血引起中毒;

影响因素:生理学的差异、暴露条件;

化学物经皮肤吸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表皮,二是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其中主要吸收部位是表皮。

表皮吸收的主要方式是简单扩散。;经皮肤吸收;经皮肤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毒物的通透性不同,阴囊腹部额部手掌足底。不同物种动物皮肤通透性不同。;静脉注射:外源化学物直接进入血液,分布到全身;

腹腔注射:丰富的血流供应和相对广大的表面积,外源化学物的吸收迅速;

皮下或肌肉注射:吸收较慢,可直接进入体循环;第三节分布;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某些毒物不易通过细胞膜而使其分布受限,仅存在于血液中;

有些毒物可迅速通过细胞膜而分布在全身;

有些毒物因为蛋白结合、主动转运或高度脂溶性而在机体的某些部位蓄积;毒物蓄积部位可被认为是贮存库(storagedepot)。贮存库中的毒物总是与血浆中的游离型保持动态平衡。有蓄积性的化学物可有很长的生物半减期;贮存库(storagedepot):是指进入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