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二章 油层对比 名词术语解释.pdf

(6)--第二章 油层对比 名词术语解释.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油层对比

名词术语解释

区域地层对比:指勘探过程中利用古生物、岩性、测井、地震等资料,在油区范围内,

进行全井段的对比。

标志层:指地层剖面上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分布广泛(较为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具

有等时性(在一定范围内的同一时段形成)的岩层或岩性界面。

岩性标准层:在地层剖面中分布广泛,特征明显(突出),岩性稳定、厚度不大(适中),

易于识别的岩层。

主要标志层(油田标准层):该类标志层在全油田内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面积内分布稳

定率(出现标志层井数/统计总井数)应达到90%以上,是高级别油层对比单元划分和对

比的主要依据。

辅助标准层(特殊标志层):在油田局部范围内可用的对比标志层,一般要求岩性、电性

特征比较突出,在平面上较稳定,在三级构造范围内分布稳定率应达到60%以上。

沉积旋回:指在垂直地层剖面上,若干相似岩性、岩相的岩石有规律地周期性重复。

标准化石:指地理上分布广泛,地史上存在时间短(演化快)、标志清楚、数量多、保存

较好的化石。

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或与该不整合相对应的整合

面为界地层单元。

体系域:指一系列有联系的、同时期的沉积体系的集合体(BrownandFisher,1977)。

海泛面(洪泛面):是一个区分新老地层的分界面,穿过该界面有水体骤然变深的证据,

常伴有小规模水下侵蚀和无沉积作用(小规模沉积间断)。

准层序组:是具有清晰叠加模式的一组有成因联系的准层序序列(VanWagoner等,1990)。

准层序:指一系列相对均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所组成的地层单元,以洪泛面

(或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边界。

油层对比:指在油田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已确定的含油层系中的油层进行细分和

对比。

含油层系:由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同一含油层系内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

油水特征基本一致。

油层组: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岩组组合而成,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盖层、底层。

砂岩组或砂层组:由若干相邻的单油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层组内的油层岩性特征基本一

致,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

油层剖面图:油田上沿某一方向的油层对比图,反映油层的横向延伸、渗透率及横向变

化以及上、下层的连通情况等。

小层平面图:表示单油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及其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平面变化的图件,

又称连通体平面图。

油层栅状图:由油层剖面图和小层平面图综合组成的立体图。可清楚地反映油层在各个

方向上的岩性、岩相变化及层间连通等情况。

碳酸盐岩储集单元:指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

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组合)。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