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一背诵提纲(西亚-日本).pdf

地理五一背诵提纲(西亚-日本).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课本47-53页)

1.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原因:

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④宗教信仰不同

2.重要的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欧、非洲;

四个通道:土耳其海峡(亚欧分界线,联系黑海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联

系红海和地中海)霍尔木兹海峡(世界油阀)、直布罗陀海峡(联系大西洋和地中海)

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阿拉伯海、红海。

3.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

及其沿岸地区。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40.(落实到地图上)石油运输路线:

(落实到地图上)西线(运往西欧、美国)

(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洋—(西欧、美国)。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

美国)。评价:两条西行线中,绕道非洲好望角的航线距离远,运载量大;经过苏伊士运河

的航线是最短航线,但通航能力有限,运载量小。

(落实到地图上)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

峡—太平洋—(日本)。

4.西亚水资源匮乏的原因:西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因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

洲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喷灌和滴灌、海水淡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西亚的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圣地是麦加,麦加

的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西亚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课本54-59页)

1.范围:欧洲的西半部,包括30多个国家,多为发达国家。

欧洲海岸线非常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

2.欧洲强大政治经济实体是欧盟,英文简称EU,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统一货币是欧元。

A

B

C

3.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差小、降水多。

(右图中气候类型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4.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较少,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高。

5.欧洲西部旅游业: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是欧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国。

(1)挪威——峡湾风光、午夜太阳,海洋渔业;

(2)意大利——千年古都罗马、水城威尼斯、庞贝古城、古罗马竞技场;

(3)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斗牛场;

(4)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钟表王国”“世界公园”,“世界表都”伯尔尼;

(5)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6)法国——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圣母院、凯旋门、罗浮宫。

(7)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8)英国——塔桥、大本钟、马克思墓;

(9)荷兰——观赏名花郁金香、参观围海造田工程。

7.“袖珍国”:梵蒂冈:世界天主教中心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本60-67页)

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比:

名称范围中心代表动物特殊名称

南极大陆及其沿陆地(南极企鹅、磷“冰雪高原”、“白色沙

南极地区

海岛屿和陆缘冰洲)虾漠”、“风库”、世界寒极

北纬66.5N(北极海洋(北冰

北极地区北极熊

圈)以北的区域

文档评论(0)

文人教参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等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竞争力,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赋能学生而努力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315014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