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ppt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五、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案】

“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问题】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题型二:炼句型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思路】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①宾语放到主语位置

秋兴八首(其八)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状语倒装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定语倒装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二)省略句

这是由诗歌的凝练所致。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参考答案】

这句诗写出了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

文档评论(0)

Hal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07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