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纳米颗粒.pdf

实验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纳米颗粒.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纳米颗粒

超临界流体(SCF)指温度和压力处在临界点以上的流体,具有与液体相近的

密度,与气体相近的黏度。SCF的温度、压力稍有变化,其密度会有显著变化。致

使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发生明显变化。SCF抗溶剂技术应用于药物微粉化,有着

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克服传统制备方法如研磨、喷雾干燥法等技术缺陷,具有绿

色环保、处理过程温和、操作条件易于控制,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有利于药

物的稳定,尤其适用于温敏性药物。制备出的药物粒子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粒

子均一及表面圆整,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药物的微细化和药物-聚合物复合载

体的制备等领域。

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法(solutionenhanceddispersionbysupercritical

fluids,SEDS)原理是:利用同轴通路的特制双层喷嘴,高速流动性的SCF把同时

导入的活性物质溶液分散成小液滴并喷入沉淀槽,在减小液滴粒径的同时加快分

散和膨胀速度,使雾化液滴和迅速混合同步操作,从而减小成核粒径,加速微粒

的形成。粒子尺寸和形态与Reynolds数、溶液和SC-CO流速、喷嘴结构等参数

2

有关。经由喷嘴的高速SC-CO向流出喷嘴的溶液提供动能,以使其散裂成非常

2

细小的雾滴,并加剧雾滴与SC-CO的混合,同时SC-CO作为抗溶剂向雾滴内

22

部扩散造成溶液过饱和而沉淀出更为细小的微粒。在这一过程中,利用SCF的

化学性质和机械特性达到“增强喷雾”的效果,最终达到将微粒化的目的。该方法

在药用聚合物微粒、药物缓释微粒的制备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使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原理。

2)掌握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药物微细化领域的应用。

3)熟悉超临界设备的构造。

二、实验内容

1)超临界实验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2)甲氨蝶呤的微细化;

3)微细化颗粒的观察。

三、实验时间

步骤所需时间/h

配制试剂、了解仪器、安装装置2

调节系统平衡2

药物微细化过程4

收集样品、清洗仪器2

药物颗粒形貌观察、粒度及其分布测试3

四、实验原理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反萃取剂,溶质与溶剂互溶,溶质在

SCF中的溶解度很小;而溶剂在SCF中溶解度很大。当SCF进入到溶液中时,使

溶液稀释膨胀,降低原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过饱和

度,使溶质结晶析出。该过程称为SAS(SupercriticalAnti-solvent)过程。

作为SAS的改进方法即SEDS,高速流动性的SCF把同时导入的活性物质

溶液分散成小液滴并喷入沉淀槽,在减小液滴粒径的同时加快分散和膨胀速度,

使雾化液滴和迅速混合同步操作,从而减小成核粒径,加速微粒的形成。

五、实验材料

1.实验设备与仪器

超临界造粒装置:江苏南通华安超临界萃取有限公司

高压恒流泵:美国SSIⅢ

2.实验材料与试剂:甲氨蝶呤、丙酮、二甲亚砜、CO为食品级

2

六、实验步骤

1、配制终浓度为0.3%甲氨蝶呤溶液:准确称取0.09g的甲氨蝶呤于磁力搅拌下

加入10mL的二甲亚砜,再缓慢加入20mL的丙酮,磁力搅拌使之溶解。

2、实验流程:

钢瓶中的CO经制冷系统液化后,由高压柱塞泵加压,再由管路中的恒温

2

水浴升温后,泵入体积为500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