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结构与功能.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脑结构与功能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4(主要沟回

(1)额叶: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

额下回。

(2)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角回、缘上回等。

(3)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等。

(4)内侧面:扣带沟、距状沟、侧副沟、扣带回、中央旁小叶、海马

旁回等。

(5)下面:嗅球、嗅束等。

)大脑半球内部结构(二

1(大脑皮质机能区

(1)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2)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3)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

(4)听区:颞横回。

(5)语言中枢

听觉语言中枢:缘上回。

视觉语言中枢:角回。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2(基底核

是包埋于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基底部。主要包括屏

状核、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等。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张

力,协调肌群运动。

基底核

基底核,埋脑底屏尾豆状杏仁体

尾豆合称纹状体协调运动及张力

3(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

(2)连合纤维:即胼胝体。

(3)投射纤维:主要是内囊。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和

下行的运动纤维构成。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呈“,,”状,分为内囊前肢、

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

(1)内囊前肢:位于背侧丘脑与尾状核头部之间。

(2)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主要有皮质脊髓束、脊

髓丘脑束、视辐射等纤维束通过。

(3)内囊膝:位于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交汇处,有皮质核束通过。

一侧内囊受损,可致对侧肢体深浅感觉丧失、骨骼肌瘫痪等症状。

小脑

简介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

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是脑六个组成部分中仅次

于大脑的第二大结构。外部形态

6/18页

中部狭窄称小脑蚓vermis,两侧膨大部称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

小脑蚓两侧小脑半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tonsilofcerebellum。

内部结构

1、皮质

、髓质(髓体):顶核、中间核(拴状核、球状核)、齿状核。2

小脑的分叶

1、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anteriorlobe(旧小脑),小脑后叶

posteriorlobe(新小脑)。

2、按机能可分为:前庭小脑(原小脑或古小脑archicerebellum),

脊髓小脑(旧小脑paleocerebellum),大脑小脑(新小脑

neocerebellum)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1、前庭小脑:调整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

2、脊髓小脑:控制肌肉的张力和协调。

3、大脑小脑: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包括确定运动的力

量、方向和范围。

脑干

脑干(brainstem)是脑的一部分,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

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

成。

上面连有第3,12对脑神经。脑干内的白质由上、下行的传导束,

以及脑干各部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构成。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

系的重要通路。脑干内的灰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灰质块,叫“神经

核”。神经核与接受外围的传入冲动和传出冲动支配器官的活动,以

及上行下行传导束的传导有关。此外,在延髓和脑桥里有调节心血管

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若这些中枢受

损伤,将引起心搏、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