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二级公路改建设计特点和要点.pdf

山区二级公路改建设计特点和要点.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区二级公路改建设计特点和要点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路线设计在山区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发挥

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不但可以让山区的公路网布局更为科学规范,并且还能让

公路与沿线的地形地貌更加协调自然。但在具体的设计全过程中,依然会发生众

多的设计问题,尤其是在路线线形设计与地形地质协调方面还不尽合理。因此为

了提高路线设计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就一定对其总体设计构思

开展剖析。文中主要是对于路线设计在山区公路中的设计特性开展剖析,并对其

设计关键点做好了相对的讨论。

关键词:山区;二级公路改建;设计特点;要点;

引言

在对山区公路开展设计的历程中,许多山区公路沿线地形都比较陡峭,地形

起伏变化快,相对高差大,甚至还有山体滑坡、岩溶、软土地基等不良地质的影

响,其设计的难度系数依然十分之大。因此,想让山区公路的设计更为科学经济,

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对公路途径区域特性开展全方位的勘察,进而将控制因素汇

总,调整相对应设计构思,最后形成科学、合理、经济的路线设计方案。

1.山区公路设计的特点分析

1.1复杂性特点

山区的地形地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许多山区公路因地形陡峭、地质变化多

样,很容易发生山体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因气候、水文环境等要素的影

响,山区公路在河谷、冲沟等路段极易发生山洪等洪涝灾害。因此,从整体而言,

山区公路的设计难度大,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在设计的过程中理应充分考虑

这种影响因素,确保路线设计方案可行。

1.2生态性特点

山区公路的设计还存在生态性的特点。尤其是在高原地形向丘陵缓坡过渡的

山地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山区地面横坡陡峭,相对高差变化大,在这些地区修

建公路,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路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

态因素,使线形与沿线地形地貌尽可能协调,减少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

响。

2.山区二级公路改建设计存在问题

2.1技术指标较低

现有山区公路修建较早,因设计、施工条件、建设成本等历史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未改建的山区公路普遍存在平纵面指标低,弯道多、纵坡大、坡长超标、

视距不良等技术指标偏低的“通病”,这些问题为后期的改建增添了难度。

2.2公路两侧街道化严重

山区公路沿途乡镇大部分存在“以路为街”的发展趋势,街道社区化情况比

较严重,横向影响指数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尤其是乡镇赶集的

日子,沿途群众基本上以路为市,基本没有通行能力。公路两侧街道化的问题严

重影响了公路改扩建的可行性。

2.3地质复杂

山区公路部分路段地表倾斜度大,土壤层浅陋,岩层直露,岩石粉碎,产状

变化多端,褶曲破裂,裂隙水和地表水的长时间功效,加上气候问题,地表存有

一些不良地质状况,如岩堆、碎落、滑塌、岩溶、山体滑坡等。公路路基的稳定

性在于所处地区地质结构的稳定性,不良的地质状况往往对路线设计方案有着根

本性的影响。

3.山区二级公路改建设计要点

3.1加强调查研究

现场勘察是公路设计的关键步骤,其目地主要是对拟定的线路设计方案开展

核查,进一步掌握线路所经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沿线即有构筑物;充分

掌握原有公路的技术标准,路基、路面现状,现有桥涵的荷载等级和现状,原有

公路存在的不良地质点;深入了解所经地域的生态环境标准。通过汇总理解路线

沿线的控制因素,以明确路线设计方案的重点和难点。若发现拟定的路线设计方

案的确存在的问题时,应在不超出技术标准和节省建设投资的前提下,及时对路

线方案作出修改调整,以实现既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线形与地形地貌协调,

又能达到技术标准应用规范、节约工程投资的目地。

3.2正确选用技术指标

针对山区公路来讲,应根据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

路的功能,根据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因地制宜的灵便选用各类技术指

标。确保线形的均衡性、连续性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既不盲目地追求完美标

准化,也不轻率地选用极限指标值。应多在技术规范上狠下功夫,力求挑选线路

短、工程量小、技术标准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路线设计时既不盲目追求完美长

平直线,同时力求转弯的半径要大。严控纵坡坡度和纵坡长短,适度增加缓坡段

长度,直曲组成融洽,平纵相互配合适度,防止以降低技术指标作为减少项目投

资的作法,确保拟建公路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

3.3路线选线

山区公路地形变化大,山高坡陡,沟谷深切,鸡爪地形发育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51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