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低结构材料的妙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工区低结构材料的妙用

作者:胡丽娜

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8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

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改革,

区域游戏作为重要的游戏形式之一,不仅是集体活动的延伸,还是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的

重要方式。而美工区作为幼儿重要的区域活动之一,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在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中,低结构材料具有安全、易获得、可塑性强等特征,能充

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在美工区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运用上也存在着诸多问

题,如材料投放种类单一、材料投放后无法长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出现幼儿争抢材料的现

象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投放材料的主体、投放材料的方式、投放材料的内容以及使用材料

的空间位置、材料生成后的作品处理方式等多方面探讨美工区低结构材料投放与运用的有效策

略,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活动的有效展开。

(一)投放材料的主体——教师

教师是材料投放的主体,通常会根据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活动的展开与进

行、幼儿的兴趣与需求等各方面,为幼儿综合性地投放多种材料,对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提

供丰富的材料支持。但在实际活动过程中,也存在有些材料无法满足幼儿需求等问题,导致一

些材料的使用率较低。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参与到投放材料的过程中。

(二)投放材料的主体——幼儿

教师让幼儿通过分享讨论或在区域游戏中发现问题等方式确定投放的材料,能充分发挥幼

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材料玩法的积极性。如在创意拼搭低结构材料的活动中,几个幼儿正在拼搭

自己好朋友的样子,但是对于好朋友的手和脚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因此,我抓住时机适

当介入并询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适合充当手和脚的材料呢?”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

富,想到了树枝等多种材料。于是我引导幼儿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材料,并将其投

放到美工区中。

(三)投放材料的主体——家长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资源是幼儿熟悉的

材料。家庭中废旧的报纸、塑料瓶、毛线等多种材料都可以作为低结构材料投入美工区,让幼

儿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

(一)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这种材料投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理解:第一种是材料的种类以少到多。教师在投放

美工区材料时,如果一次性投放太多种材料,幼儿往往不知该如何选择或者对某些材料的经验

不足而不能较好地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先以一种材料为主要材料,让幼儿充分思考并发挥想

象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作用,一物多玩,然后再递进式地投放多种材料,让幼儿

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新的经验;另一种是难度的递增。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以先选择一

些比较简单、幼儿易理解易使用的材料,让幼儿能利用已有经验创意使用材料后获得满足感和

成就感,从而增加幼儿对较难材料的兴趣与信心。教师在选择较难材料时要注意结合幼儿的最

近发展区。

(二)兼顾个体差异,分难易程度投放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应该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教师在投放美工区材料时,要注意幼儿之间的差异,应针对不同能力

的幼儿投放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

(三)适当分类投放

低结构材料一般按材质可以分为自然类、纸类、塑料类、木类、棉布类、生活类和其它类

这七大类材料。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总能快速地找到熟悉材料的位

置。因此,我们与幼儿共同对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将自然类材料如圆木片、树枝、棉花等

放在一起;生活类材料如塑料瓶、毛线等放在一起;纸类材料如废旧报纸、卡纸、纸杯等放在一

起,便于幼儿快速地寻找材料,不仅能帮助幼儿节省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活动中,同时还培养了

幼儿分类整理的习惯与能力。

(一)贴近幼儿的生活

教师应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材料,让幼儿能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开展活

动。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活动材料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让材料始终处于动态的变

化过程中。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调整、更新与补充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二)结合幼儿的需要与兴趣

兴趣是活动的出發点。教师应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熟悉幼儿,

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满足幼儿的需要。例如,在一次区域游戏中,几个幼儿将报纸撕成小

片在白纸上贴画,嘴里还嘟囔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