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93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植物造景.pdf

(93)--93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植物造景.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形态各异,有圆锥型、卵状圆锥形、卵圆形、伞形、圆球形等。园林植物的叶色也多种多样,如紫、

红、橙、黄、深绿、淡绿等。在植物绿色的基调上,由不同颜色的花木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可以说世界上没有

任何物体可以像植物这样生机勃勃、千变万化。“万竹引清风”,“秋风动桂枝”,利用植物材料,可以创造富

有生命活力的园林景观。

园林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这个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

/content/16/0805/16581016193.shtml1/8

2021/11/3上午11:58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植物造景

演变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四季

景象,由此产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间特定景观。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个体也相

应变化,由稀疏的枝叶到茂密的树冠,对园林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

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植物与山水建筑的配合,也因

植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这比一个亭子竖在那里,永远是一种样子要好看得多。

植物材料是造园要素之一。这是由园林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之美所决定的。园林中栽植的孤立木,往往

因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而格外引人注目。如银杏、银桦、白杨等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虬曲苍劲。这些

树种往往作为孤立木栽植,构成园林主景。

/content/16/0805/16581016193.shtml2/8

2021/11/3上午11:58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植物造景

几棵树按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这种形式既能形成树木的群体美,又表现树木个体美,整体上有高低

远近的层次变化,能产生较大的观赏面。更多的树木群植,则可以构成群体效果(图1)。如“万壑松风”、“梨

花伴月”、“曲水荷香”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风景点。选一种有花有果可赏的树木,造成一片小型群植,即通

常所说的单纯林,如中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在园林中颇受欢迎。还可以利用树木秋季变色造“秋色

林”,如枫香、乌柏、银杏、槭树、黄栌、重阳木等都可以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春天到梅花山看梅

花,秋天到栖霞山看红叶,成为人们外出观光的主要内容。这种形式在园林绿地中既可以成为构图主景,又能作

为屏障,掩盖某些不美观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多种树种的配植必须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由一种或两种为

主,突出主题。如在开阔的草坪上,几株树木高高耸立,构成观赏中心。

图1树木群植示意图

色彩缤纷的草本花卉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成美丽的图案画面,就是通常所说的花坛。它是利用花卉植物的色

彩来吸引众人。一般在城市广场中心,大门口和建筑前的广场上常以各式各样的花坛作为主景,有较强的景观效

果。如玄武湖公园道路中间的花坛,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立体花坛,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色彩绚丽,受到人们的欢

迎,同时对城市景观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content/16/0805/16581016193.shtml3/8

2021/11/3上午11:58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植物造景

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能用建筑、山水等来分隔空间,利用植物材料也可达到同样效果。中国画讲究“疏能走马,密

不透风”,植物配置也如同此理,根据需要可以将绿地划分为各种空间。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疏密错落,在有

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线杂乱的地方则要用致密的树加以遮

挡。如玄武湖翠洲有一块草坪,四周用雪松、海桐封闭,形成较封闭的安静休息区(图2)。

图2雪松草坪

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往往使人产生新奇感,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变化。利用植物能强调地形的高低起伏。高

大的乔灌木种于地形较高处,能

文档评论(0)

158****6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